渔香剪纸 触摸幸福

时间:2022-09-19 02:39:24

渔香剪纸 触摸幸福

摘 要:通过整合本土“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一套“必修+专修+选修”的《小剪刀 大海洋》校本教材及配套的教学用书,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探索幸福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萌发对温岭海洋剪纸的兴趣爱好,培养剪纸表现能力,自觉地接受了非遗传统文化的洗礼。

关键词:海洋剪纸 地方文化 幸福学习

温岭海洋剪纸历史悠久,过去,人们逢年过节、建房上梁、新造的渔船下海生产等都要剪纸花、贴纸花,剪纸已成为民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可见,温岭海洋剪纸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还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温岭海洋剪纸曾在国际、国家级大赛上获得100多个大奖,有4000多幅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3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100多枚剪纸藏书票被定为第11届亚运会的礼品,还有不少作品远赴瑞典、日本、丹麦等国参展,中央电视台等十多家新闻媒体都作过介绍。代表人物郭献忠、陈荣新、林荣文等均出版有作品集,如郭献忠著的《石塘风情》《雕刻心花》,陈荣新著的《陈荣新剪纸艺术》等,他们甚至还举办过个人剪纸作品展。

一、“触”海韵――结缘海洋

1.开发“渔腥”校本教材

开展“小剪刀 大海洋”校本教材建设,要力求解读海洋文化,从取材和立意上,要具有强烈的渔腥味和海洋人文情怀,在课程难度上要加以科学设计;这一活页教材还要力求解读学生,别把他们当成任人塑造的被培养者,内容的选择、编排要根据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多元呈现。

(1)编写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温岭剪纸艺术的普及性,重视教材表层的趣味性、教材深层的研究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剪纸、触摸幸福;个性剪纸、品味渔香。

(2)教材组团建设(见图1)。

(3)教材目标建设。以学生学习兴趣和文化传承需要为基点,力求遵循乡土性原则,在内容的构建上把海味十足的文化资源分板块、分层次引入“小剪刀 大海洋”剪纸拓展活动课堂,从剪纸技法训练入手,再以模仿、创作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温岭海洋剪纸文化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幸福。同时在各个年级再设定各个年段的分目标。

(4)教材体系建设。“小剪刀 大海洋”剪纸教材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成“造型表现”、“欣赏评述”两大领域,设定“必修、专修、选修”三大板块,有利于学生各选其修、各尽其能。该教材突出五大特点:选修性、人文性、地方性、趣味性、教育性。

2.探究“渔味”实施策略

(1)构建突出渔味的教学结构。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幸福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以便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初步具有各自的学习经历、经验,萌发对温岭剪纸的兴趣爱好,培养剪纸表现能力,自觉地接受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每节课都围绕“大海洋渔家乐”这一主题组织教学,“课堂学习”设计五大教学环节:“赏”渔家、“说”渔家、“剪”渔家、“展”渔家、“品”渔家。这五个环节按教材实际、教学需要、学生需求等合理安排先后顺序以及设定重点环节,这样的教学结构有着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

(2)营造突出渔味的学习氛围。“情境”作为课堂教学中富有感彩的场景和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温岭海洋剪纸活动也非常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展示海洋文化的作品或图片或相关资料来加以布置。笔者设计了“触摸渔味剪纸”专栏,分为“知艺人”、“赏剪纸”、“学剪纸”三个板块,这些板块的设计带着新鲜的渔味,把学生置放在真实而可触及的学习氛围中。

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以课件或实物模型呈现渔区故事,如:窗口晾挂鱼干的百年老屋,巧手编织渔网的渔家女,停泊着各种渔船的港口……诸如此类的创设把学生带入渔味的学习乐园,给予他们形象化的精神养料,为下一步的思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营养。

(3)尝试突出渔味的教学方法。

一是特邀剪纸大师的亲临指导。大海的浩然正气带给了温岭剪纸界更多的灵性和创作动力,同时也孕育了一批实力派剪纸艺术家,他们都有独到的研究和品味,邀请这些温岭民间海洋剪纸的创造者进课堂,本身就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推进,能给学生更强烈的艺术感染,而且传授的技能技巧也更到位。

二是突出提前学习的亲历体验。学生受知识经验、生活环境等的影响,缺少渔家的生活经历,不具有发现创作素材的能力。另外,还缺乏基本的剪纸技巧及利用剪纸艺术来表现熟悉生活的能力。所以,要让温岭剪纸艺术得以有效地传承,要突出提前式的学习体验,积极地为学生积淀知识储备,促进更好地感悟和创作。学习《石屋》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走进石塘,搜集相关的图片,了解石屋的特点,课堂中学生凭借提前的学习体验有滋有味地交流,表现的屋顶也各有风采,图2所示是学生的部分作品。

三是激扬渔家题材的表现欲望。教师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想法:在剪纸技法上,允许他们不受老一辈剪纸大家们的剪刻手法、风格等的束缚;在创意表现上不断呵护、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灵感”,当他们有想法难以表达时,就及时引路;完成作品时,精心安排随堂欣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机会,特别是对渔香四溢的表现,哪怕只是一个局部。

四是开展魅力剪纸的特色活动。学校举行“剪纸节”专题活动,真真切切地抓过程、搞展示。每一年的剪纸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当场的剪纸制作,利用画廊展出优秀作品,有不同学生的作品合展,也有部分优秀学生的个人展,还进行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时,多邀请一些领导、专家、同行、媒体记者等光临,以便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更好地发展学生、传承文化。

(4)采用突出渔味的学习评价。第一,渔元素作业评价。为学生设立档案袋,让他们把平时作业放入其中,并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并评价,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自我设计的成绩单上,这成绩单上有规定栏目,有自主设计,规定栏目有三项:学习内容、自我评价、加分评价。自主设计只规定栏目的呈现格式、图案、个性小设计等。在评价时,从自评、加分两个不同角度,先评价题材是否表现出渔家的文化,再评价表现个性、表现技巧,如果学生作业的起名、创意等方面能有较鲜明的渔家元素,就能获得教师给予的加分评价。第二,终端考级评价。从教师角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期初设置评价标准,期末,教师结合“渔元素作业评价”结果对学生作出较全面、综合的评价。

二、“溢”海香――传承创新

1.“三修”教材纳海贝――提供了学习载体

《小剪刀 大海洋》活页教材如海边拾贝让海洋剪纸艺术焕发出海一般魅力,是师生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载体,同时要有利于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本套校本教材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差异,突出“必修+专修+选修”的特点。

2.专课专用剪海趣――保证了学习时空

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考虑如何合理的配置课时,我们结合省课题学生解放行动的实践以及有关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精神和要求,将《小剪刀 大海洋》拓展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排进学校总课表,保证每周两课时的实践时间。一般按每学期18周计算,一学期共36课时,并对教学内容及进度进行了分配。教学实施主要由专职教师授课,民间艺人作指导,采用剪刻体验、欣赏评述、民间探访等课程形态,通过富有渔乡情趣而又凸显活力的活动,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专题的文化节活动,包括“学生风采展和主题探究会”两大项目。笔者学校还被邀请参加“中韩青少年友好文化交流活动”、“温岭市美术特色教学成果联展”、“温岭市中小学生暑假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等市级或民间组织的相关艺术活动,足够的时空让“海香”溢满校园。

3.传承非遗圆海梦――享受了学习过程

温岭的“海洋剪纸”是浙江省美术界的一张名片,以“剪其形,得其神”而闻名。这一民间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呈现的是本地渔区别致的海洋景观与民众的生活风貌与情感,学校尊重文化、尊重学生,借助这一地域优势让学生走进剪纸,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拓展课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近两年自主报名均超过100人,打破了原定的一个班的名额。就实验1班参与文化传承的60个学生来看,20个学生达到A级水平(占33.3%),25个学生达到B级水平(占41.7%),15个学生达到C级水平(占25%),这些数据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学生享受学习的状态,学生在必修、专修的活动过程中与大海结缘。另外,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学生可以在玩中享受纯朴的美感,很容易走近具有生命力的温岭海洋剪纸,让更多感性的东西心灵化,让心灵的东西通过感性的作品形象化。

参考文献:

[1]林迪新,陈海旭.温岭记忆?――温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介绍[M].杭州:西泠出版社,2010版.

[2]林迪新,陈海旭.温岭民间工艺美术与传统技艺[M].杭州:西泠出版社,2010版.

[3]徐锦生.寻找教育的新支点――非智力因素理论影响下的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版.

[4]张天雪.基础教育改革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7]段旭.拓展型课程建设[J].新课程(综合版),2010(11).

[8]张春燕.美术剪纸教学案例[J].新课程(教研版),2012(0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

上一篇:浅谈职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技工院校实行过程性考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