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时间:2022-09-03 01:21:17

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人类进入新时期信息经济时代以后,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有了大幅的提升,生产力也获得了质的飞跃。信息革命在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消除竞争壁垒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为复杂莫测的风险环境。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迫切地需要管理者具备能够预测未来趋势和做出风险预判的决策能力,带领企业走出迷雾重重的黑暗森林。而管理会计则以会计的视角通过对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分析,借助精巧的数学模型对市场做出合理的趋势判断,而这正是管理者所急切渴望的。对于企业而言,管理会计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决策的前瞻性,管理的实践性和控制的全面性。正如管理会计的前瞻性一样,管理会计面向的是未来,是企业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搜集企业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用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最为重要的即是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这也是管理会计的实践性所在。它通过分析和模型构建参与到企业的融资、投资、现金流、采购、库存、成本控制等管理活动中去,这也由此引发了管理会计的第三个特点,全面性的控制。管理会计藉由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继而得以对企业资源实施计划、指挥、协调、监督等控制手段,敦促企业资源和经营活动沿着战略规划既定的轨道行驶,并及时就出现的偏差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修补和改进。

二、当前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一)目标设定的极限性同企业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之间的冲突

企业的管理会计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形成能够对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有益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科学支持和对风险的前瞻性规避。管理会计追求的是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目标最大化。管理会计这种目标设定的极限性源自于科学管理时代企业家对效率和效益孜孜以求的努力和期望。这种对极限性的追求是基于企业理性人的假定上,企业作为一个理性人,理所当然应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萌发,使得企业不可能按照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角色去完成自己的剧本设计和演出。企业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社会人的角色,即企业应更多地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利益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毕竟,一个只顾着埋头挣钱的企业是赢不到社会的尊重,从长远来看他失去的可能会比他得到的要多,在讲究社会责任和群体权利的今天,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管理会计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社会人角色,从而忽略了企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做出更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行为方向和可能性,使得企业在追求极限目标过程中过于功利和短视。同时,管理会计的这种极限性目标也忽视了企业内部的非物质性因素和资源的有限性。

(二)数学模型的有限理性同行为因素的复杂性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从开始就试图成为一种相对精确的分析工具,其期望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量化分析来实现对企业的精确规划和控制,将企业的行为轨迹纳入可控、可预测的框架之中。因此,管理会计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引入了大量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涉及到管理会计计划、控制、指挥、协调、考核、评价等方方面面,并建立起许多数学模型用以描述企业的管理行为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管理会计的这种精确化在初期确实帮助企业建立起更为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起到十分有益的辅助作用。然而,随着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原有的数据模型难以涵盖企业的全部管理行为,数学模型失去了适用的基础。同时,尽管数学是理性的、精确的,但是这种理性是有限性的,数学模型很难将所有的行为变量纳入其中并给出明确的数学描述或计算方法,而且数学也很难对某些行为因素予以精确的描述。这种数学的有限理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企业的管理活动,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去描述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幸的是,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数学工具和模型的构建,不仅使得管理会计更为深奥难懂,而且也同企业的现实行为渐行渐远。

(三)环境的稳定性假定同现实经济政治环境的可变性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的许多模型分析工具都存在一种理想环境假定,即管理会计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发生改变,或是这种改变是一种线性的规律性的改变,也就是环境的稳定性期望,由此在控制部分可变因素的条件下,做出对企业经营活动经济效益的趋势预测,并藉此给出相应的决策和控制措施。这种理想化的模型设定同企业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可变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尤其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和速度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且环境的这种变化并不具有规律性,或者难以用准确的数量关系去定义和描述这种环境变量。这种现实环境变化的无规律性同管理会计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发生了冲突,而后者依循理想环境下做出的趋势预测很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同企业的实际状况发生偏差甚至出现较大的背离。另外,还存在管理会计的移植同中国本土的经济政治环境不相匹配的问题。现代管理会计发源于西方,因此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应用上,其实是依照西方经济政治环境下的企业模型作为样板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而我国在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并在改革开放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同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管理会计在我国本土的研究还并不多,适用于本土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相对缺乏,许多企业都是照搬西方企业的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生搬硬套之下难免会因为两种经济文化体制的差异而带来应用上的水土不服,管理效果不明显或者失灵。

(四)管理会计工具的复杂性同管理会计组织软散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活动,一方面,管理会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对企业的过程控制和趋势预测,这需要管理会计与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而且管理会计由于工作主体的多层次性,也需要不同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使用过程中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上,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存在于企业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会计组织软散无力,无法承担起管理会计的实施和应用工作。一些企业没有将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的职能剥离,认为管理会计就是财务会计的一种,将管理会计的任务交给财务部门独立承担,这不仅打乱了财务部门的正常节奏,也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实施质量。而目前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仅有模糊的概念认识,对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和核算体系则认知不足,缺乏管理会计人才。此外,目前也缺乏同会计协会性质类似的管理会计组织协会来指导和规范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国内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引入和扩充研究也不够,管理会计还是一个相对荒芜落后的研究领域。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一)由传统的管理会计向社会责任会计转变,契合企业社会人的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开始将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向社会活动的参与上。经济利益至上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惟一目标,社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在新时期的管理目标。这种变化要求传统的管理会计也要做出适当调整和改变,管理会计不应只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在社会中承担的职能和责任。管理会计不应只关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更多的来自外部同企业相关的社会、环境、道德等外生变量也应纳入企业的管理会计变量范围之内,社会责任、社会风险和社会绩效应成为管理会计更多关注的内容。

(二)改进和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构建多层次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应加强对现有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研究和完善,丰富管理会计体系的变量体系和可描述范围。一方面管理会计模型应扩大企业的变量选择范围,尽量贴近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并做出较为精确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模型的有限理性,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对所有的行为关系和环境因素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析。企业应避免过于依赖管理会计模型为决策所提供的信息支撑,构建起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借助专家库、第三方咨询机构、计算机模拟、其他管理手段等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支撑。

(三)加快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本土化迁移的研究,推动同本土企业实际的融合

管理会计理论发源于西方,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也主要来自西方。我国理论界和企业应加强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对本土的迁移研究,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同本土的经济政治环境、社会文化、企业实际相融合,避免管理会计“西气东输”下的“闹肚子”。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同西方多有不同,如在我国市场竞争环境中,政府权力的无界性和对市场的强力渗透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诸多变量因素。而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也成为企业在进行决策中所需要衡量和考虑的一个风险因素。理论界和企业应多针对这些特殊之处,加强管理会计的实践性研究。

(四)健全管理会计的组织结构,增强管理会计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

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的是树立起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那些将管理会计等同于财务会计的错误观念应予以抛弃和转变。为了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实施,企业应该在财务部门之外建立起独立的管理会计组织,以确保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和协调管理会计在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推进和实施。德国许多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中,就建立起单独的管理会计机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对于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强管理会计的团队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延揽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实人才队伍。有关部门也应引导和推动建立管理会计协会,指导和规范管理会计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一定会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在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积极关键的作用。

作者:陈绍宇 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医药论文 下一篇: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