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外训军人心理健康、认知因素与急性高山病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02 11:34:51

高原外训军人心理健康、认知因素与急性高山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对高原外训军人心理健康、认知因素与急性高山病进行研究。方法 将赴高原进行紧急训练的5100名军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实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并提高其对急性高山病的认知能力。比较两组军人干预前后的急性高山病评分和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干预后,两组军人的急性高山病评分和发生率均下降。干预前,两组评分和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和发生率差异显著,P

关键词:高原外训军人;心理健康;认知因素;急性高山病

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稀薄,气压较低,个体易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在临床上被称为急性高山病(AMS)[1]。部分人员由于自身存在心肺基础性疾病且心理状态不佳,快速进驻高海拔地区后,出现急性高山病的几率较高。部分研究认为,心理健康和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可以影响急性高山病的发生率,为了探讨相关干预对急性高山病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五千例高原外训军人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3月~9月赴高原进行紧急训练的100个单位的5100名军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军人,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5.3±3.1)岁。军源地为农村的共3228名(63.29%),军源地为城镇的共1872名(36.71%);独生子女2786名(54.63%),非独生子女2314名(45.37%);文化程度为初中、中技及以下者1270名(24.9%),高中、中专者3092名(60.63%),大专420名(8.24%),本科及以上318名(6.24%)。根据进入高原的时间,将100个单位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五十个单位,干预组为2660名军人,常规组为2440名军人,两组军人的年龄、军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历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的50个单位的2440名军人实行常规干预,为其提供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111)和红景天胶囊 (四川省佳汇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100696),由随队医生指导用药并发放保健手册。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的50个单位的2660名军人实行心理干预,并提高其对急性高山病的认知能力,进而使军人产生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干预:①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官兵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进入高原15d后,征集官兵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综合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教育,为官兵摆脱烦恼。例如,部分年龄较大的官兵认为高原反应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医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告知官兵一旦身体适应高原的条件,那么机体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其训练成果要显著优于平原训练[2]。②提供方便贴心的心理咨询服务。后勤部门应抽调出部分医师和护理人员组成心理咨询小组,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或者信箱等,用不记名的方式了解官兵的忧愁并协助排解。③在不同阶段制定活动主题。官兵刚刚进入高原时,可能会对高原反应存在恐惧感。此时,应该帮助其适应新环境,消除恐惧。1个月后,长期的枯燥生活可能会引发烦躁和抑郁等,后勤部门可开展有奖竞赛等游戏以消除不良情绪。提高认知能力:由后勤部门整理并印制急性高山病认知手册,内容包括症状、治疗方法、训练注意事项和饮食指导等。手册发放1个月后,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即为急性高山病的知识。

1.3评价方法 在进驻高原第5d(第一次评分)和进驻高原3个月后(第二次评分),采用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对所有军人进行测试。其中包括五种症状,即头痛、胃肠道不适、疲劳、头昏和睡眠困难,每种症状按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0、1、2、3、4分,分数超过3分即为急性高山病。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当 P

2 结果

经过干预后,两组军人的急性高山病评分和发生率均下降。干预前,两组评分和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和发生率差异显著,P

3 讨论

急性高山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失眠和共济失调等。在本次研究中,刚进入高原的军人的急性高山病发生率达到71.02%(干预组)或66.12%(常规组),说明整体发生率较高,经过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一段时间的适应,发生率分别下降至42.87%和51.88%,说明相应的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此外,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心理干预并提高了官兵对急性高山病的认知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急性高山病的分数和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组,说明心理健康和认知因素可以影响急性高山病。有文献表明,内地军人首次进驻高原地区,在短期内会产生一些列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3]。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实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以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在疾病认知方面,普遍认为,如果个体更加了解急性高山病的发病因素、症状和治疗方法等,就会采取自我防御机制,主动寻求帮助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4]。

综上所述,高原外训军人的心理健康和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可以影响急性高山病的发生率,应该对高原外训军人采取心理干预并增强其对急性高山病的了解,从而提高外训成果。

参考文献:

[1]乔昆,李慧敏,张鹏.高原适应性训练期急性高山病相关心理应激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5,09(12):85-88.

[2]赵静波,解亚宁.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杂志,2006,01(27):64-67.

[3]谷有全,石向群,杨金升,等.外训官兵高原习服与急性高山病发病情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07(18):629-630.

[4]李献,陈浩.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医药杂志,2007,01(34):21-23.

上一篇:职业病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心得 下一篇: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