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艺术在哪里?

时间:2022-09-02 09:47:10

香港的艺术在哪里?

香港的艺术机构不为内地人所熟知,香港画廊最初多以商业为首要目的,即使到日前为止,商业仍然香港众多艺术机构所绕不开的议题。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画廊一直在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财大气粗者继续留在繁华的商业区等待实力雄厚的买家,资金稍弱者则在寻找着更加便宜的新空间。而香港政府的艺术项目也仅仅将艺术作为点缀或者视为商业的附属,艺术区更是成为“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发展的“世外桃源”,其实更像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下文中会整体介绍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各个艺术机构所在,我们可以看到商界的画廊、政府的文化区、艺术家的工作室在这个商业大都市中的现状与际遇,也为我们呈现香港的艺术生态提供一个索引。

中环:画廊聚集地

回溯香港近百年殖民地历史,有较多外国人居住和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圈子。当地一些画廊专为洋人服务,这些画廊多藏于大酒店或会所中,经营的多是欧美画家作品,收藏者亦是欧美人士以及部分欧化华人。过去这些画廊不显眼,外人难窥其秘:近年香港经济不景,为了扩大客源,这些画廊开始不时在传媒露面,有的则落脚于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区。

香港也是公认的购物天堂,有不少著名的大型商业中心。前几年,这些中心多设画廊。近两年生意难做,其中一些结了业,一些则艰难维持。这类画廊主要针对游客,不看重推介画家,什么好销就卖什么,以前还卖行画,后来档次渐高,但仍有较浓的商业色彩。香港生意人脑瓜灵,不时会有从不与艺术沾边的公司染指经营绘画生意,或办展览或投资画家;但因经营盲目,多是鼓噪一阵即销声匿迹。虽然香港艺术市场的真正建立不过是近十年的事,且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但因其市场潜力大,故被国际艺术商看好。世界两家大拍卖公司都在香港设坛,亚洲艺术博览会亦多次在香港举办。

近几年,香港较为出色的画廊多以“经营”内地画家为主。如专营前卫画家的汉雅轩画廊和主营学院写实绘画的苏尼画廊。前者肯投资中国有争议的画家,买断其作品,并将其打入国际艺术大展。后者则愿意为作者举办个人画展,策划市场推介,但就很少与画家签约。此外,万王堂、乐古堂、艺倡等画廊似乎只对内地最知名的画家感兴趣。而三行画廊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华裔知名画家身上,间中亦会为内地中青年画家举办个人画展。香港还有几家侧重经营油画家的画廊,如奕源庄、雅轩、香港艺苑画廊等:另外还有几家经营内地中青年水墨画家的画廊,如云峰、收藏家、香港艺苑等。

香港的画廊大多集中在中环,国际知名画廊高古轩、白立方也在近几年落户于此,这里在英国殖民时期是国外的商业公司和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而外国人对于中国古董艺术品的喜爱也就促成了这里的艺术品交易,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渐渐出现了众多的画廊,由此,香港的画廊便慢慢在此汇聚。中环的画廊主要聚集在以下四个地方:毕打行、荷李活道、奥卑利街、雪厂街。

皇后大道中的毕打行是除了中国银行以外唯一临街的小高层建筑,建于1923年。在这里汇聚了当今香港非常有影响的三家画廊,有香港最具实力的画廊汉雅轩,还有西来的高古轩和Ben Brown,虽然这里租金昂贵,但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好的观众,很多知名画廊还是选择了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荷李活道被称为“古董街”,是中环画廊聚集最密集的街道。这里的租金昂贵,能承担这里地铺租金的画廊必然是财力稳健,像万玉堂、精艺轩、Connoisseur Gallery都是香港中青资历或以上的画廊。此外还有广生号、极品轩这样的老字号艺廊在一起。而来自纽约的Sundaram TagoreGallery算是中环区最早进驻的外国连锁画廊,也是第一家在香港成立的国际画廊。它的创始人SundaramTagore是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后裔。荷李活道上,还有奥卑利街这条位于法定古迹中环警署隔壁的爬山小珞,汇集了数家当代艺术画廊:New Gallery、少励画廊(Schoeni Art Gallery)以及奥沙画廊。这条小路上还有规划在2014年改造成创意工作室和艺术学校的旧警察宿舍,以及将改造成艺术展示场地的旧中环警署。

雪厂街距离荷李活道比较远,但是也是一些画廊的选择之地。在雪厂街上,零散地分布着数家具实力的画廊:香港季丰轩画廊,和位于雪厂街16号西洋会大厦8楼的美国画廊de Sarthe Fine Art。de Sartne Fine Art创办人巴斯卡·德·萨尔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亚洲各地游历差不多30多年,发现香港是亚洲最适合开画廊的地区,在这里能开展画廊在亚洲的网络。而选择中环区,是因为这里画廊林立,能保持自己画廊的曝光率。

近几年,大量画廊如雨后春笋般从繁盛的商业区延伸至旧工业大厦。位于太平山脚的荷李活道,处于中环至上环,租金昂贵,能承担这里地铺租金的画廊必然是财力稳健,像少励画廊(Schoeni Art Gallery)、万玉堂、Connoisseur Gallery、一画廊(Yan Gallery)都是香港中青资历或以上的画廊。反之,穿插在荷李活道左右小巷的年轻画廊,或许租金压力没有那么大,常有不少实验性的展览。—般来说,香港小型画廊的面积,基本上与便利店的大小无异,楼层只有2,5至3米高。2006年奥沙艺术空间破天荒在观塘工业区成立,1400平方米的展厅,4.5米高的楼层,不管工业区的租金多便宜,在香港这块寸土寸金之地,奥沙的这个举动是非常大胆而惊人的。另外,在湾仔、香港仔、黄竹坑、跑马地、沙田火炭和太古城也有不少零星散落的画廊。

近年,香港一些画廊或艺术团体开始迁往观塘、柴湾等工业区,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新成立的3812当代艺术项目也宣布进驻黄竹坑,开设—个700多平方米的全新艺术空间。3812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许剑龙(Calvin)之前已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因此比较着重教育及推广当代艺术的层面,认为3812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一众有潜质却没有被市场潮流洗脑的艺术家,并担当他们与真正欣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之间的桥梁。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整个西方艺术市场的疲软,香港对于西方画廊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他们需要发现新的买家资源,而这样的人群正在亚洲迅速地成长起来。香港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地点。迄今伦敦的Ben Brown、纽约的高古轩、巴黎的马凌等国际大画廊轮番入驻,无疑像一块磁石使香港更加具有诱惑力和竞争力。

而对于内地画廊而言,去香港开分支无疑同样具有诱惑力。国内暂时缺乏坚实的当代艺术收藏力量,艺术品进出口关税非常高,还有交易税。而在香港这些问题都能被解决,每年如此众多的拍卖和博览会,为香港带来一拨又一拨的全球收藏家,无疑能为内地画廊拓展业务范围。如今,内地的唐人、艺门和亦安已经在香港设立分部,可以想象会有更多的画廊有这样的打算。

然而选择去香港开分店,除了享受不言自明的各种好处外,画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租金、人力等成本高;二、地方小,在中心地段很少有挑高的大空间。因此,非本土画廊在香港开分店的初衷几乎很一致,定位较明确,即将香港作为一个向巨大的潜在藏家群体展示的“窗口”。

西九龙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是香港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远景目标,利用九龙人工填海所形成的40公顷土地,营造国际级的城市文化中心区域。1998年,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文化发展战略政府方针,在经过政府部门的直接涉入,特别是2000年的总体概念规划案,以比赛的形式正式出台后,迅速形成了基本的发展框架。2005年后,由于民间对于发展西九文化区的建议和质疑,政府重新制订了相关预案,并着手前期的具体规划活动。2006年,设立了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咨询委员会,下辖博物馆小组,表演艺术与旅游小组和财务小组,负责调研、审订核心设施的功能和远景规划。

在规划中,通过政府拨款和土地拍卖以及私营开发、管理的公开招标,使得融资管道盘活,在委员会的财务小组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将核心文化设施建筑面积适应性地减少,提高商业办公面积,以此来弥补巨大投资资金差额的状况。另外,实际运营上,采取核心文化设施自主经营的方式,在适应本地发展的基础上,与国际惯常的文化设施做法接规,摆脱政府管理的单一性与盲区。

按照委员会的设想,今后西九文化区将围绕着中心主题M+(博物馆文化机构)、戏曲中心、音乐厅与室乐演奏厅三大地标性建筑,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丰富项目,吸引大批参观者。并连同发展本地的文化资源,形成教育、培养、创造文化人才的集中地,使得文化区整体发展趋向于长远,更为符合公众的利益,也提高了资源的广度和层次,也成为可以与国际交流,形成平等对话,坚实的软件与硬件基础。

对于前期投入需耗资近200亿的庞大计划,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香港这一中国版图上特殊的区域,其所带来的冲击力和活力,特别是在该计划的提出前后,所受到的民间团体的关注程度是相当热烈的,也避免了政府直接过问可能造成的偏袒局面。~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必然拥有个性独立而积极发表看法的市民团体。

与内地的大型文化项目的迅速上马和追赶工期式的竣工不同,香港的西九艺术区却是争议多年。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概念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香港政府开始萌生发展一个世界级文娱剧院的意念;到1998年左右,这个概念丕渐发展,变成在西九龙的新填海地区建立—个文化艺术区的计划。政府与民间激烈角逐和论争拖缓了西九艺术区的推进速度,2001年西九项目开始上马,港府主办了一场规划比赛,选了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设计,作为当时西九发展概念的基础,福斯特设计的地标,是—个覆盖大半个西九的巨型天幕,成为当时的瞩目焦点。当2003年港府就西九展开公众咨询,强大的争议于此爆发。

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所主导的设计方案“城市中的公园”,使这片被维多利亚港海水包围的面积40公顷,荒芜了12年的文化中心规划用地终于有了定论。不过,就像它所经历的过去一样,争议一直与之相随,甚至导致这一个项目再度搁浅。政府公布这一消息后,胡恩威、黄英琦等香港文化人士就立即站出来,质疑该方案没有本土特色,甚至有批评者认定,该方案是“内定”产生的,“它获胜的原因,甚至可能只是:弹性大,可以容纳其他方案的元素,”换个说法就是,之所以能胜出,就是因为它没有特色。

艺术界质疑西九只想建造大型娱乐设施供外地艺团来港表演,对于本土的艺术发展和培育却不够关注。公众和立法会的议员,则质疑该计划以单一招标形式,邀请财团来管理西九,令西九变成地产豪宅项目,挂文化羊头,卖地产狗肉,其中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成分。“天幕”作为地标,不但没有吸引大众认同,反而被讥为华而不实的“大白象”。西九的规划,由此上升至廉洁、管治能力、民主程序、民主程度的问题。在各界的强烈质疑下,西九规划于2086年2月被宣布“推倒重来”。

在西九的最初构想中,港府旨在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国际顶级的“连锁式博物馆”古根海姆也传出新闻,双方已有初步意向在香港开设分馆,这一消息,也成为西九项目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个宏大的地标项目却遭到了本土文化人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吸引游客的,但它作为城市的标志,必须成为本城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由外来者为城市建立一个地标不是不可能,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应有足够的民意咨询,才能令地标在地化(localize)。尤其是建筑物会矗立长久的时间,它应该在审美和认同上,经得起考验。

由于西九的概念由旅游局提出,所以它的整个核心有很大部分是照顾外来游客的:它假设要有超级的演艺设施和博物馆,邀来国际性的艺团和艺术收藏品,吸引外地游客来港观赏,带动旅游经济和门票收益,如此才算达到目标。而香港文化界普遍痛恨这种贱内贵外的眼光,他们提出政府应该多花资源在培育本土艺术人才,培养本土观众,西九不能排斥本土艺术。这是最爱和最懂香港本土的社群的意见,后来演变成西九要有更庶民的本土元素。

牛棚艺术村

位于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的牛棚艺术村,在高楼林立的香港,显得有些另类。它是由红砖建成的马头角牛房,很有西方20世纪初的市集特色,是香港仅存的此类历史建筑群,现已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三级历史建筑。人们很难想象,它的前身是政府畜牲检疫站和牛只屠宰中心,1999年重建,吸引了艺术创作的人士和团体来此,进行各类的创作和公开展览,逐渐变成了香港少有的艺术村之一。

牛棚艺术村是香港当地重要的艺术交流和创作场地,同时也是一处富有特色的建筑文物。这座上个世纪初建成的老建筑,是目前香港仅存的古老牛棚。中庭环绕的五座红砖平房,是牛棚里最古老的建筑物,其中屋顶铺瓦尖顶最具历史特色。1999年8月停业后,经艺术团体争取,政府把抛荒的“牛棚”重新修葺,分租给十几家艺术团体、个人和非营利机构,慢慢演变成牛棚艺术村。红砖、绿窗、黑瓦老房子的牛棚村,被很好保存了下来,重新活化和利用。

但与北京798艺术区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没有流行时尚和国际艺术主流市场的人流以及热旺交易。这里由香港特区政府产业署管理,以极低的象征性租金租给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及团体使用,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甚至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以资政府拨款佐参。

目前,牛棚艺术村共有20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没有太大的租金压力、无需引入商业机制,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不过,牛棚艺术村的安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艺术家们可以永乐无忧,在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而“日后的土地发展’’则是不可预计的。

火炭艺术区

香港工业北移,自2000年开始,此后,不少艺术家在火炭工厂大厦设立工作室,超过60名艺术家分别建立个人或联合工作室共20个,从事绘画、雕塑、陶瓷、版画、摄影、录像、数码媒体、表演或其他创意工业。然而香港地方的租金向来昂贵,不论工商地区或住宅单位也如是,但由于香港工业北移,新界工业区的工厂单位部分丢空废弃。因此,自2001年,有香港本地艺术家开始在火炭设立工作室,原因是租金便宜、空间宽敞,适合进行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艺术机构、商业画廊等进驻,而“伙炭”一词就是指一群在火炭工业区聚集的艺术工作者。

上一篇:多少是多 多少是少 下一篇:黄永年先生藏书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