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堂好的精品课

时间:2022-09-02 08:32:32

什么是一堂好的精品课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上。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教材和学术前沿性的研究,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自然和谐高效的课堂模式,进而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课堂;教学; 精品课

每个老师都想上好每一节课,让每节课都成为精品课,使自己的课堂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这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我看来,重点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具有了一定

的接受、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东西。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而内容又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又是集中安排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对文化内容进行逐步的拓展和深化。还可根据不同的时段,结合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统盘考虑和整合,如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等,打通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保持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意义、有目标地在内容方面进行整合。这些都需要教师把握目标,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创造性劳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动机,以便使他们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历史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与学生学习该门功课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应该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也就是渗透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和必由过程。

二.课堂应紧张而又活泼,充实而又高效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最有效的时间。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充满激情地当好导演,而且要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根据教学大纲,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本节课的目标。另外,课堂内容要紧紧围绕目标,涉及到本节课内容的知识点及文化知识要有针对性的渗入课堂,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觉得没有事做,没有压力,一个任务完成之后,又有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在等着他,要让课堂的45分钟成为一个不断求知和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充实而又高效,而不仅仅是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的一节课。

三.老师清晰了解学生的层次,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后作业,老师要对学生的层次做到心中有数。特别

是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及任务的难易程度也应有所区别。让程度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巩固,而基础稍好的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避免课堂上的“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所以课堂上的重、难点及问题的设置应该层次分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学习的空间和兴趣。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某些方面的困难,甚至暂时掉队,这种现象总是会有的。作为老师要关注每个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找到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找到克服这些困难的策略和办法,努力把困难克服掉,尽快赶上,因为“学会、入门”是产生自信的前提。

四.从以前的“教而会”到现在的“学而会”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的学术问题刚讲过,甚至不止讲了一遍,为什么学生还是不理解呢呢? 难道是因为我们讲得不够详细吗?还是我们讲的次数太少? 很明显,答案不在这里,不是因为老师的努力不够,而是我们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讲解上,而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因此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自己少教而让学生多学,给他们布置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掌握要学习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每位老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千万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老师的教学模式。如果咱们老师真正有了好的教学想法,那么再配合好的做法,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节课都会是精品课。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要求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去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我们要从以往的“管理者”转为现在的“教育者”,要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要让学生从内心愿意学习,自愿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我听说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住,我做过的我才会真正理解。”我想这句话会让我们也认真思考怎样做到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们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

五.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学科能力

虽然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备课及驾驭教材的能力主要是看

课堂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表现出来的,而学生的一些精彩的表现也会让一节课变得非常出彩,但是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和导演,老师必须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如板书和语音语调等方面,而且老师还要有非常专业的学科能力,要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并能做到熟练运用。这就要求老师要对自身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老师在上课之余要多读多看一些英语书籍和文章,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有的甚至在参考资料上也查不到,而且学生有时了解的学术动态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老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让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一方面注意个性特点,促进个性发展,同时重视非

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为全民族素质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的终极目的。

总之,一堂好的精品课,是老师和学生配合默契的展示。它不要求形式有多么花哨,课堂也不一定要很热闹,只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老师的学术引导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多种学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高效教学效果。

上一篇:《指南》背景下幼儿健康体能活动开展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