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时间:2022-09-02 08:32:09

风险投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摘要:高新产业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导致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支持不足,而风险投资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DEA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的规模、影响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正相关的影响;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产业;实证研究高

新产业的科技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中之重。但相较于传统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是高新产业的显著特征。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一家科技企业很难成功的从一开始的项目培育过渡到产品成形阶段,并最终实现产业化。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仍不成熟,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齐全,从而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相对较为单一。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较高的特殊性以及银行贷款规避风险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了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及资金需求。风险投资不但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为其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比如开拓市场、帮助上市等。那么风险投资究竟是如何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呢?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和实证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如何建立起一个能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多层次的风险投融资市场。

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

1.被解释变量。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力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基于此本文选取了相应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一是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营业收入(Y1)和利率总额(Y2)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状况的相关指标;二是在影响力方面,本文认为如果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被认可越广泛,其影响力越高,尤其是超越国别范围,因此本文选自出货值(Y3)作为影响力的指标;三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本文采用了学术界公认的专利申请成功的数量(Y4)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2.解释变量。本文主要选取了可投资规模(X1)、投资额(X2)、投资强度(X3)三个指标。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研发人员全时当量(K1)和新增固定资产(K2)。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统计指标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特有的指标之一,主要指全时研究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研究人员实际从事研发工作时间总和,可以通过该指标衡量科技人力投入强度。由于科技人员的研发投入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采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固定资产是高新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其中由: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设备仪器、引进或改造设备技术、其他配套设施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影响,所以本文选取新增固定资产作为控制变量之一。高新产业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和《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风险投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出版的《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区分布,将中国地域划分为北京、上海、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部7大区域,样本数据时间区间为2004年-2013年。

(二)实证结果分析

1.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风险投资规模、已投资额和投资强度都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力度不大,其中:风险投资规模对营业务收入影响系数为0.03,即可投资规模增加1%,则高新产业的营业务收入增加0.03%;已投资额对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系数为0.04,即已投资额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0.04%,;投资强度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为0.05,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0.05%。从控制变量来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是0.32,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为0.29。3个解释变量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没有控制变量大,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资金投入企业后,并不能直接导致营业收入的变化,企业使用风险投资资金首先投入到人力和固定资产方面,通过人力和固定资产促进营业收入的增长。从地区间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华东、中南、上海三个地区系数较大,这三个地区风险投资比较活跃,特别是我国两个证券交易市场分别位于上海和中南地区的深圳,加之这些区域具有投资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多,更有利于风险投资发挥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促进作用;西部和东北系数位列倒数前两位,这也表明西部和东北风险投资不太活跃,高新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传统产业仍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其他地区的风险投资活跃程度则介于二者其间。显然,上述结果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基本一致,也说明了实证结果的有效性。2.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投资规模对利润总额影响不显著。已投资金额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为0.07,即已投资金额每增加1个单位,高新产业的利润总额增加0.07个单位,风险投资金额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投资强度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值为0.06,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高新产业的利润总额增加0.06个单位,风险投资投资强度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促进作用也相对比较显著。从控制变量来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是0.26,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0.38。3个解释变量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没有控制变量大,原因同上。结合风险投资对营业收入影响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已投金额对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影响要大于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追求的是高回报,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这也说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3.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出货值影响的实证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风险投资规模对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06,表明投资规模增加1%,则高新产业的出货值增加0.06%,可见风险投资可投资规模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已投资额对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04,即已投资额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出货值增加0.04%,表明风险投资的已投资额对高新产业产品出货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投资强度对出货值的影响不显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42,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21。从回归结果来看,所有变量对高新产业的出货值都具有正向影响,但是控制变量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大于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原因同上。从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上海、中南、华东三个地区系数值较大,分别是3.07、2.99、2.96;东北和西部地区系数值较低,其中西部个体固定效应系数为-7.67,是唯一的负值,表明西部地区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出口能力呈现负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地理位置约束其产品外销较少,出口量低,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西部和东北地区改革创新观念比较滞后,产业结构调整将面临较大的挑战。4.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有效专利申请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可投资规模影响系数为-0.02,已投资金额影响系数为-0.01,可见两个解释变量对有效专利申请的影响不显著,投资强度对有效专利申请的影响系数为0.25,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有效专利申请量增加0.25%,表明投资强度对高新产业有效专利申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平均到单个项目额度大的企业,意味着其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创新的要求和质量较高,从而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从控制变量来看,其中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有效专利申请数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影响系数是1.42,而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影响系数相对较低,为0.19。从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个体固定效应系数全部为负数,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高新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尤其需要加强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实证结论

一是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各项指标的影响均较为显著。但是由于风险投资的高效率、高风险和追求高回报的特性,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从而导致风险投资额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小于对利润增长的影响。当然,这也是资本的逐利本性使然。二是解释变量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促进作用小于控制变量研发人员当量和固定资产增加值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主要是间接地促进高新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后,企业会用资金进行人才引进、固定资产投资等等,因此风险投资通过控制变量间接对高新产业产生促进作用。三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国风险投资和高新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和东北风险投资量相对较少,同时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四是由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在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地区因素起到了负向作用。

政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展和优化融资渠道。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促进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加强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尽快制定出台全国性的综合政策指引,统一协调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新一步优化资金配置,防止风险投资规模在各地区间“贫富差距”过大,有效解决落后地区结构性贫困的问题,推动地区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发展特定行业的风险投资,从而实现提高各个地区风险投资总量,避免各个地区高新产业结构雷同和盲目竞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和优化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不断提高民间资本所占比重,逐步减少政府资金所占比重,政府资金即使要参与也只能起引导作用。2.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各类各级线上线下股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多层次退出渠道,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各个市场的规章制度和交易规则,加强不同市场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为各投融资主体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交易平台。3.高新技术企业要提升自身实力。风险资本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自身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创造独立自主的品牌和产品,并拓展市场,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作者:李万超 马晓宇 兰天媛

上一篇: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建设与地域化表现 下一篇: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