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采莲船”

时间:2022-09-02 06:55:35

家乡的“采莲船”

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每年过完元宵节,“采莲船”便会走村串户给大家送上祝福。

“采莲船”是一支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组成的民间“旱船队”。“桨舵手”不过三人,另有四人负责敲击锣鼓之类的乐器。“采莲船”其实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纸船,人们并不会真的将它撑到水里去。当夜幕降临时,这只“船队”就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出发了,他们会挨家挨户给各家拜年,送上祝福。“船队”在我们乡下可受欢迎了,当“船队”行进时,人们都会在自家的大门上高挂门灯,兴高采烈地看“船队”如何闹元宵,听他们说一些吉祥的祝福语,心里便感到乐滋滋的。

今年正月十六晚,朗月当空。我刚吃完饭,就隐约听到了锣鼓的敲击声。不一会儿,喜庆的锣鼓声由远及近,一定是“采莲船”要到了。大人们赶紧点亮门灯,几个年纪稍长的人还用香烟等礼品摆出了所谓的“故事”。划船的“艄公”必须破解出“故事”,才能收下主人摆“故事”用的礼品。“船队”终于在阵阵锣鼓声、鞭炮声中,在人们的簇拥下,缓缓划进了我家院子,停在了一块空地上。

那船有一人多高,表面贴着一层漂亮的彩纸;船篷四角各挂着一只灯笼,发出闪闪红光;篷顶上是一只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金鼠”,漂亮极了!“坐船”的是一个后生,他其实并没有“坐”在“船”上那么轻松,而要担负起将“船”撑起来的重任。一位“老艄公”手握竹竿,面容和蔼,唱着动听的民间划船调,送出吉祥的贺词。还有一位小姑娘装扮成赶船的“老婆婆”,头裹毛巾,身穿蓝布上衣,腰系红布围裙,手拿一把大蒲扇,两只手左右摆着,围着船扭起了秧歌步。“艄公”一边划着花纸船,一边唱着祝福歌,一边思索着船边桌椅上用礼品摆成的“过关故事”。只听他唱道:“主人的意思深呀,让我划个三转想一想啊!”但见这“老艄公”做出划船的姿势,在场子中央荡了三圈,在“赶船太婆”发出的“喂!停!”的吆喝声中,拨稳船头,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唱道:“主人的意思我明白呀,两条烟上八包烟,旁边一只红蜡烛呀,这是北京2008,奥运火炬熊熊燃烧!”一旁的观众热烈地鼓起掌来,齐声夸奖“艄公”智慧超群。

这时,锣鼓声、鞭炮声、欢笑声,响成一片。“采莲船”便在这祥和欢乐的气氛中缓缓划向另一户农家的院落……

(指导老师:王代福)

[简评]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春节的年味淡了,这其实和民风民俗的遗失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这篇反映家乡民风民俗的习作仿佛让我们重新体味到了那浓浓的年味。作者介绍家乡的“采莲船”,重点描写了“采莲船”在“我”家院内表演的情形,其中“老艄公”的表演又是亮点之所在。透过作者的文笔,我们能感受到朴素的民间风俗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老艄公”破解“奥运谜”的情节,使这篇表现传统习俗的文章又多了些现代气息,烘托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上一篇:腰带不是超短裙 下一篇:《勾股定理》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