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9-02 05:51:26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人教版大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被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给予介绍。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学;运用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完成自己学业,考上理想大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高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大大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

1.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旁观者”,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要尽可能的给予引导和监督,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如果sinA+cosA=1/2,求cos2A的值。”对于此题,由于学生水平不同,有些同学可能想不到很好的解体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给予正确引导,然后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答案,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2.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在分组时,教师要掌握每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以确保他们搭配合理。让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带学习比较差的同学,尽可能避免分组时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同时教师还要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例如: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4张,根据牌上的数字完成混合运算,使最终结果为24或-24(每张牌用一次),其中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而J,Q,K代表11,12,13。教师在设计此类题型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为了追求自己的荣誉,在小组任务展示环节,每个组员都会充满自信的参与其中。例如:在学习“函数”一课时,可以5个学生为一组,每人各负责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每位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4.结束语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这时就需要广大教育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更好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光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4,5(20):194-195.

[2] 弓争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4,5(2):64-65.

[3] 唐茂林.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9(5):57-58.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中任务的有效创设 下一篇:高中生物复习课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