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环境差异与英汉比喻的取象

时间:2022-09-02 05:44:24

物理环境差异与英汉比喻的取象

比喻(metaphor or simile)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现象,还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它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的重要手段。比喻是将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即“喻体”和“本体”),取其相同或相似之处相比,以熟悉比生疏,以具体比抽象,从而使说理明白生动,描写形象可感,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比喻表达法的一般模式叫取象。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发音、词形和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里,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等的共性,我们发现有些比喻有着相关的对等成分(equivalents),即英汉比喻的取象与其喻义存在完全一致的情形。例如:

冰冷 as cold as ice

雪白 snow-white

轻如鸿毛 as light as a feather

狐狸般狡猾 as cunning as a fox

过牛马般的日子 live like a beast of burden

壮得像头牛 as strong as an ox

然而这种文化重合现象(cultural overlap)在两种语言中极其有限。比喻富含民族文化特征,往往个性多于共性。愈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运用比喻的形式和内容就会愈丰富多彩。某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找到等值的形式。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而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必然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环境因素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而且它的影响无处不在,也是很难意识到的。人们把环境划分为三个方面: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在这三者之中,物理环境对英汉比喻中的喻体的选择影响最大。物理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建筑、家庭房间的布置、装饰等,以及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行为方式。本文着重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生产生活方式、建筑等几个方面来逐一说明物理环境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英汉比喻取象的影响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区域的自然面貌特点。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水往东流恰恰反映了这一地形走势,古人多以河流作为喻体来表达“哀愁”,“气势恢宏”及时间的一去不返。对于处于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的英国人来说,就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洋、渔业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里表达“船”或“舟”的词汇举不胜举,因而许多比喻都与船和海洋有关就不足为奇了,例如“守口如瓶”即英语的“to be 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未雨绸缪”即“cast/lay/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进退维谷”与“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更是一山一海,对比鲜明,这里的“devil”即“gunwale”(船舷的上缘),是水手用语。中国人说“内行”,英美人则用“to know the ropes”来表示;形容“陷入绝境”,汉语比喻为“山穷水尽”,英语比喻则为“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汉语用“疾风知劲草”或“过五关,斩六将”来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强者,对应的英语表达则说“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water is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水手),或“weather the storm”,英语的这种表达方式与航海有关,指的是好水手才能在海上航行时采取措施,安然度险。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使英汉两大民族对同一概念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指代。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物产。例如新鲜事物的大量涌现,英语比喻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汉语则用明喻的表达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来表示。这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的取象“mushroom”和“竹笋”。究其原因,乃是英国的丘陵地形和潮湿的气候很适合于蘑菇的生长;而在中国,一场春雨后,竹林的笋子都争先恐后窜出了地面。所以,英汉比喻中取象就出现了不对等。英国人曾经用“黑莓遍地,俯拾皆是”来表达“多”这一概念,而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比喻则为“多如牛毛”。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中国物产“丝”(silk),它常出现在比喻之中。丝业是中国人发明的,“silk-road”即“丝绸之路”或“丝路”,最初出现在一位来过中国六次的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所著的地理书籍《中国》(1877年)一书中。唐宋时期,丝绸纺织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被广泛用于制作服装与饰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丝的特点是细长洁白,文人墨客常用它来比喻缠绵情愁。如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少游《浣溪纱》

绝塞但惊天似天,流年不忘鬓成丝。(陆游《记梦》)

然而在西方世界,丝绸制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的高雅时髦装束。因为丝绸来自遥远的东方,造价昂贵,也因此丝成为“高贵”“地位”的代名词。“A silk stocking” 用来比喻富人或贵族,身穿丝绸的人通常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在英国文学中,我们很难发现用丝绸做喻体的比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在选择喻体时,深受其环境的影响,总是以自己熟悉的常见的事物作比。英汉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必然影响比喻的使用。

二、气候条件差异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气候条件在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人类的思维、概念及语言系统。中国人往往在下第一场春雨时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比喻概念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那里的春天不会下绵绵细雨,而常有暴风雨。因此气候条件不同对英汉比喻的取象有很大的影响。

汉语词“夏”常给人以“赤日炎炎似火烧”这一“夏日可畏”的感觉;而在英国,“summer”却是“最温馨宜人”的季节,它温暖如“春”而不炎热。因而,在英语中“summer”常具有“温和、美好”等意义。如,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把青春比作“夏日朝霞”:youth like summer morn;夏日是“芳香郁馥”的:the summer’s sweet;夏日是“欢乐多彩”的:summer joys;因此,summer是应为自己的光艳而感到骄傲的:three summers’ pride。在这个意义上,“summer”与“春”的载蓄涵义是何其相似。汉语里“秋”常与“悲、凉、伤、愁”连在一起,以“秋”为背景,描写“离愁别绪、烈士悲情”的特别多,且与“秋”字组合者,如“秋风、秋雨、秋色、秋云、秋草、秋河、秋雨、秋韵”等大多赋予了“秋情绪”——“悲凉怨恨”这一载蓄含义。而英语“autumn”却刚刚相反,它不仅没有“秋”的“愁滋味”,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秋语、秋声”也常有欢乐之意。相同季节词,词义却完全相反,不理解两国气候的特点,也就不能理解比喻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看“东风”与“西风”。英国地处西半球,西临大西洋,东面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上徐徐吹来,给大地带来温暖和充沛雨水,给万物带来生机,所以英国人对“西风”很有好感,不理解这一点的中国人,就很难明白雪莱(Shelley)妙笔生花的名作《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中,“西风”是摧毁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力量象征。然而中国人崇尚东风,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它是严冬过后春天的向导,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因此中国的诗人和作家们多颂扬东风。例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而西风在中国人眼中的确是令人讨厌的,晏殊的名句“西风凋碧树”则形象地描写了西风萧瑟、草枯叶败、景色凄惨、严冬在即的景色。因而如果西方人了解中国人对东风和西风的特殊的认识和体验,他们便不难理解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名句。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气候因素便是英国多雾多雨的气候,英国的雨已不是令人烦恼的小事,也不是“季节的客人”,而是家常便饭,因此有“as right as rain”的说法。在英国,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比喻小的东西也能派上大用场,英语说“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再比如形容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英语说“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类似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总之,气候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概念系统。

三、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明体系,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也与他们所处的地域文化和文明体系息息相关。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此人们在运用比喻表达思想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各自物质生产活动的痕迹。例如中国人要表达“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某事”时,会用“趁热打铁”这一表达方式,这与英语中的“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最初无疑都出自铁匠之口;而英美农民和渔民、船夫又根据自身经验分别创造了同义谚语: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和hoist sail while the wind is fair,由此可见语言中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痕迹。再看在英语习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horse),英美人在表扬某人工作卖力时会说“He works like a horse”,因为他们早期用马耕地;而中国人则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他有一股牛劲儿”等,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以牛耕为主,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土地与蓄养的动物常作为喻体使用;而在英国,海洋、渔业、造船、海运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例如中国人说“挥金如土”,英语比喻则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国人说“牛饮”,英语比喻则为“drink like a fish”;当有人在恋爱中失意时,常常有朋友会安慰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而英美人则用:“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汉语比喻“易如反掌”在英语中的一种等效取象为“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像从圆木上掉下来一样容易)”,这一比喻的取象来自于美国人民的生产活动。美国中西部开发时期,许多美国人纷纷从内地涌向中西部,在那里砍伐树木,开垦土地,走在被砍倒的圆木上极容易掉下来,因此美国人用“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来比喻做事极为容易。总之,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语言植根于民族之中,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折射并窥见的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而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髓,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建筑方面的差异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建筑的风格、物理结构及其内部设计的风格都会受它所存在的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活动方式。例如,中国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相当于英美人所说的“fish begin to stink at the head”,但对于不懂“上梁”与“下梁”的外国人来说恐怕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梁”是中国人建造房屋常用的一种木头,也因此而产生了不少的比喻。例如形容起重要作用的人,汉语常说“栋梁之才”、“顶梁柱”、“台柱”等,而英语中与此相对应的取象却是“salt(盐)”,如“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这种说法与建筑毫无关系,而是源自《圣经.马太福音》。再看一下建筑的风格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中国的四合院代表着主次分明,渗透着等级差异;而西方林立的高楼则代表着直截了当,坦诚直率。

总之,人们按照自己的文化塑造了周围的物理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因为环境所处的文化不同,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对行为的制约也自然因文化不同而迥然有异。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的物理环境及其相适应的文化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课题。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艺术手段,是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善譬的惠施就对比喻的作用做了这样的论述:“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致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理解。”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以及英汉民族文化的个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有的取象各异却是等效的,有的取象相同意义却大相径庭,有的由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而造成比喻的不对应而出现空缺项,还有极少数比喻则因取象与喻义都趋向一致而出现文化重合现象。文化差异对英汉比喻取象的影响不可低估。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很重要也很有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物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1994.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廖文丽.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5] 袁俏玲.文化差异与英汉比喻的取象.山东外语教学,2000(4).

[6] 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上一篇: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下一篇:“优化设计”精品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