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学校:夏山学校

时间:2022-09-02 04:42:58

理想的学校: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创始于1921年,校址在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Leiston,Suffolk),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夏山学校起初是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活力。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快乐。

夏山的创校与办学精神

Brenda

1. 教育目标:适应个别儿童的需要以培养其自动学习的能力。

2. 课程与教材:教师布置学习情境,儿童的学习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一种个别化而富有弹性的学习方式。

3. 教与学的方法:采用弹性课表与混龄编组的学级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与信任,除了知识的学习外,强调情意教育,学生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学习课程,负起安排与完成自己学习的责任。

4. 学习的空间:学校建筑及使用概念之更新,学习的空间不再限于传统的教室,它的学习是走到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

5. 教室管理:教室的管理以学生是否指向有意义的学习为原则,因此学生可以在不妨害他人学习的前提下自由走动;校长尊重教师的人格与专业自由,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与教材。

6. 师生关系:教师扮演的角色,由传统权威中心、注入式教学到处于辅导的立场转变,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室内外自我负责,必须自我学习与自我充实,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由于教师的真诚、温暖与尊重,师生的关系相当密切。

夏山学校的特点

(一)学生年龄不拘

尼尔时代的夏山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5~15岁均有,通常学生在16岁左右离开校园。学生人数大致维持男生25名,女生20名。

孩子们依年龄分成3班,年纪最小的5~7岁为小班,8~11岁为中班,最年长的11~15岁为大班。学生来自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

(二)出席上课自由

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出席,不论缺课多久也不会受到责罚。但选课后不去上课就会被除名,其他学生有权利把他请出教室。虽然订有课程表,但那只是为教师准备的。

班级通常是依孩子们的年龄分班,但有时也依孩子们的兴趣,而且不特别采用新的教学法,因为教学并不是很重要。

从幼年即就读夏山学校的孩子,一开始就会乐于上课。但由其他学校转来的孩子,通常讨厌上课,他们会先到处玩耍、骑脚踏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这种情况有可能长达数个月。

(三)建立学生的自信

在现实社会中,学问并非是最主要的,自信才是重要的。

(四)无正式的考试

尼尔和其他老师相当厌恶考试,甚至认为大学入学考试应受诅咒。但是夏山学校并非不教考试必要的科目,只要入学考试制度存在,就不得不授课,因而夏山学校的老师们也教授入学考试科目。

夏山学校没有正式的考试,而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问题一点也不难,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写出答案。大致上新入学的孩子们无法写出令人较满意的答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好,而是长久处于传统、严肃的生活形态之下,无法写出富有变化的好答案。

由于是一种从游戏中学习的教学方式,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学习。若老师因故无法在既定时间来教课,孩子们竟还会发出怨言。

(五)舍去权威主义

在夏山学校教师与孩子同样被尊重,同样拥有自己的尊严。教职员与学生的伙食相同,也同样得遵守同一团体的规则,因为学生们是绝对不会忍受教职员们拥有特权的。

尼尔说:“孩子的本性必须受到应有的尊敬,而大人的干涉与指导,不过只是制造了顺从他们命令的机器人而已。强制孩子学音乐或学其他科目,除非把孩子变得没有意志,让孩子安于接受。大人只是为了因应社会需要把孩子培育成安于坐在办公桌,站在店里面售货,乘早班车上班以求不迟到等等机械式行动的人。简单地说社会就是由这许多胆怯的人、惧怕死亡、畏惧现况者维持,然后大人再把这种现况传达给孩子,更甚者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夏山学校的生活

(一)学校活动自由多彩

1. 星期一晚上,孩子们往往拿着父母亲所给的零用钱到街上看电影,若星期四换新片,有钱的孩子又会跑去观看。

2. 星期二晚上,教职员及年长的孩子大多到尼尔的房间聆听演讲。这时年幼的孩童(中低年级)分组阅读。

3. 星期三晚上是跳舞的时间,播放的音乐是从许多乐曲中挑选出来的,孩子们都跳得很开心。

4. 星期四晚上没有特别的节目,大孩子们都会到街上去看电影。

5. 星期五安排有话剧的学习。

6. 星期六晚上对学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夜晚,学校自治会会议的召开日,在此会议中,学生们讨论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及其他活动问题,在讨论中形成决议付诸实施,自治会会议后常会举办舞会,到了冬天则有话剧的表演。

7. 星期日为影视欣赏。

(二)享有游戏的自由

夏山为坚持学校的方针,常常遭遇一些难题,并允许学生以游玩代替读书。

(三)不实行责罚

在夏山学校,物质的消耗被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心理上的精力消耗也是无法避免,所以必须设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夏山的任何教职员都不会乱发脾气,学生们也一样,大家和乐地生活在一起。在被赋予自由、被认同的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不会为人憎恶,学生们也不会故意惹老师生气而做出一些挑衅的事来。

(四)消除憎恶心

通常学生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少会表现出攻击欲。但在不自由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攻击欲,主要是要反击大人的憎恶。而夏山的学生因未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憎恶,所以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欲。

(五)自治会

1. 学生自治会

夏山学校自治会是由一位年长的学生主持,它的成员包括学校的学生及教职员、保姆、访客以及任何想听听或参加的人。自治的益处很多,除了它是一个真实的民主,所有规条都在公开的大会上决定外,还提供一个很好的练习演说能力的机会。一个学校的学生倘若不能自治,它就不能算是一所开放而进步的学校。

自治会分成三个部分:议事、议程、会议。首先朗读议事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同学们在聚会之前草拟的,凡是同学们的牢骚、抱怨、不满或渴望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提出。在议程中,学生们可以提出在这一周里的重要建议,并且把他们的名字上交自治会的秘书处,这样他们就可以有发言的优先权。自治会会议通常在晚上七点开始,八点半结束。

孩子们表现敏捷、中肯、言辞切要。一般来说,会议的规定颇为严格,他们往往在周一或两周内,还会提出讨论。他们所提的事情大都颇富建设性,很少是关于个人利害的问题。每个问题在决议前,都会被仔细的讨论,连七岁孩子也会不畏惧的站起来说明事情的原委,在夏山学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2. 师生一起参与的自治会

夏山学校是以民主形态进行自治的学校。全部的学校生活采取团体方式,对于违反团体规则的行为处分,由周六晚上的学校自治会会议表决决定。教职员及学生不论年龄大小,每人都拥有平等的一票。而尼尔的一票和七岁儿童的一票是完全一样的。

由广泛的角度来说,自治对生长在自由风气下的学生们的确非常重要。尼尔表示,他们所定的规则与其本质息息相关,而不只是单纯的表面功夫。他同时强调夏山的教育在于排除对人生无意义的虚伪外观,如同泥水匠被水泥弄污了衣服般的真实,让学生们能配合时代进步的脉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生长。

夏山学校给国内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方面

1. 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而愉悦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有丰富的创造力,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

2. 在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工作观念:工作的责任感应该基于兴趣与需要,否则对儿童来说工作就是一种苦差事,而非出于真挚的意愿。

3. 给儿童充分的游戏:尼尔认为儿童时期就是游戏时期。为人父母者尽量给予儿童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因为儿童的游戏是为了贮备未来生存世界的应变能力。

4. 利用团体约制的辅导理念:在夏山学校学生自治会里,孩子们学得如何与各种人共同生活,以及解决他们身边发生的问题;他们学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感受与接纳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如何不受别人的威迫与利诱。

5. 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借由每周一次小型级会的师生沟通,到每月一次的全校师生沟通方式,校长或行政人员也可由直接地参与了解以解决学生问题。

(二)学习辅导方面

1. 开放的教室管理:夏山学校学生可以自由的走动与工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校园与小区,教师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与需要,允许儿童探索的研究活动。

2. 个别差异的学习内容:在夏山学校由于着重个别学习,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学习不为铃声控制,也不因人为的划分而中断。国内的学习活动偏重在整体的教学与统一的进度,希望真正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能早日实现。

3. 混龄的学级编制:混龄的学级编制是采用“家庭编组”方式。此种编制可避免按实际年龄编制产生的缺点,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学习的环境更为丰富与变化,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

4. 设立阅书登记卡活动:此种思想来自开放教育对学习环境布置兴趣与学习指示卡的启示,为鼓励儿童自动自发的求知,在尚处他律阶段的儿童,学校可以拟定一套奖励的办法,落实书香社会的理想。

5. 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夏山学校以儿童“全人”的统整发展为评价要点,因此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自我的比较,并且以评价作为诊断与辅导的工具。

(三)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1. 自由与信任:夏山学校的创造性表现是奠基于“自由”的发展,不替孩子决定他将要学习什么,正是让孩子从受禁制的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意志。

2. 摒弃权威:尊敬是出于赤诚的,因为孩子们来自权威太多的世界,夏山学校把权威摒弃于校门之外。老师不替学生做决定,容许学生自由表现。不管是学业还是意志的决定,这样才是一个鼓励儿童创造的情境。

3. 艺术教育:“只演夏山孩子自己编的剧本”是夏山学校的传统。孩子们乐于表现个人想法,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建立信心。国内的艺术教育也必须从充分的信任和欣赏着手,否则创造教学是免谈的。

4. 自治活动:夏山学校自治会没有权威、服从、纪律与大人的决定,孩子们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团体抉择,自治会的决定没有一个孩子敢不遵从。反观国内的教育,我们的校训、学生手册,往往是大人规定,失去创造性。

(摘自大山的博客 http://.cn/zhou leiviews)

教育的桃花源

——《夏山学校》读后感

[爱]

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感受到他对于孩子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是不简单的父母老师对孩子的、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自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来说,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等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们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

尼尔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与蒙特梭利非常相似。当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去自然地选择和生长时,我们需要的是观察,绝不去干涉(干扰)和打断甚至强制或阻止他们。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当孩子们沉浸其中时就悄悄退出。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准备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适合他们学习和生长的环境,是充满了爱和安全的环境。我们除了在岁数上年长于他们,在阅历学识上丰富于他们,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优越于他们的,那些在我们身上具备的良好的品质,相信在他们身上也全都有,甚至有些是我们不及他们或不具备的,比如坦率、天真和诚实。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利教室里通过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礼貌]

真正的礼貌不是表面的礼节或礼仪,而是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体谅别人的感情,为他人着想,对他人友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只要这方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会伤害别人自尊和情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采用不当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但别人的回应是他学习和成长的最好途径。礼貌不是教出来的,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礼节。礼貌是在爱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出的健全心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不会做无礼的事。所以我想我以前教导自己的孩子见到客人要喊“叔叔好阿姨好”和接受别人的东西要高兴地说“谢谢”其实是在教她虚伪和做作。她在一个自然有礼的环境中自然会学到如何待人接物,大可不必去教。

但我也想,这样真诚和自然的行为也许只有在夏山学校能被接纳,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具备真正的礼貌不是说就一定要去除表面的礼节。谁说两者都具备就不好呢?只要这礼节是发自你内心真诚的声音。

[恐惧]

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在教师的威严震慑下的孩子产生的服从和敬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和暂时的。迫于威严,只能产生表面的顺从和内心的抗拒。被压抑的欲望藏在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能生长出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他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时,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他们也才可能自由的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这种规则不会因为权威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权威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属于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摘自冰冷清心的博客 http://.cn/binglengqingxin)

上一篇:试论房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做有原则有创新精神的班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