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心智,秀甲天下

时间:2022-08-19 08:30:49

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书院西街,原名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分校,创建于2001年。为规范办学行为,它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启秀中学。

说到启秀中学校名的来历,不能不联系到它所在的这条小巷——书院西街。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在这条小巷里,曾建有一所著名的学堂——长白书院(后改名为启秀书院),创办者为时任绥远城将军——定安。

定安,字静村,京城满洲镶黄旗人,姓叶赫那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咸丰三年(1853年)由文生员因捐输经费案内赏戴五品官职。同治五年任吉林将军属下的伯都讷副都统,同年调任密云副都统,成为当时全国独当一面的四个副都统之一。同治七年(1868年)一月,授绥远城将军,同治十三年七月,是六十八任绥远城将军中第五十七任,任期六年。定安是一个比较开明又效忠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在任绥远城将军期间,做了好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如治安剿匪、植树造林、兴办学堂等,在当时声望很高,其中在教育上的贡献最为显著。他对教育事业倾其心志极为留意。同治十一年(1872年),定安将军督劝八旗官兵捐资兴建“长白书院”。清代学制,省有省书院,府州县各级亦都有书院,并设有专职官吏分管教育。当时其办学目的一方面是让人读书,另一方面是使人习礼。所以,学校大都与孔庙相关。当时驻防在绥远城的满八旗仅有官学五所,占房15间,皆在将军衙署内,另有满汉翻译学校一所。这种情况不符合清朝的统治政策。当时的绥远城有一所宽大的圣庙,空余房屋颇多,这就为创办书院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定安将军对圣庙两侧的空闲房屋稍加改建,辟为“长白书院”的校址。光绪五年(1879年)将军瑞联将“长白书院”改名为“启秀书院”,每逢大课时他便亲临书院,并为学生讲课,指导读书,可见当时这所旗学地位之高。光绪三十年(1904年),“启秀书院”更名为“绥远中学堂”,请山西令德堂(山西大学前身)的毕业生按其专长讲课,学生毕业后,该校即合并于“归绥中学”,成为当时归绥地区的最高学府。

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这块充满浓厚文化积淀的风水宝地上,在当年八旗子弟读书习礼遗址中,新一代教育者在探索中赋予了“启秀”崭新的文化内涵——启迪心智、秀甲天下。古人尚知在读书之外还需习礼,今天的启秀人更加明白培养学生“自信、认真、坚韧、宽容”的优良品质是何等的重要和紧迫。

启迪心智是我们的精髓。启秀人明白:自信是对自身的认可和肯定。没有必要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学会挖掘自身的潜质,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亮点,充满活力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启秀人懂得:认真就是用心对待每件事每个人。老老实实、诚实坦荡地做人;稳稳重重、恪守原则地行事;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学习!启秀人清楚:坚韧就是顽强持久,刚毅果敢,百折不挠。学习遇到困难是常事,成长碰到烦恼是常理,人生遇到坎坷是财富。刻苦勤奋地解决常事,顺其自然地遵循常理,满怀信心地接受财富,永不放弃!启秀人深知:宽容就是宽厚和容忍。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胸怀,宽容是良好的心态,宽容更是一种境界。学会理解,学会原谅,学会宽容,也就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处世!

秀甲天下是我们的追求。启秀人深刻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一贯秉承“以新课标为先导,以课改为契机,以课堂为主渠道,以目标管理为手段的教育教学管理新途径”,向课堂要质量,向在校时间要质量,扎实有效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启秀中学创办12年来,为社会培养学生6500余人,向重点高中输送优秀生源3000多人,先后被命名为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师大附中的优秀生源基地,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呼和浩特市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一篇: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 下一篇:浅谈如何建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