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2 04:31:35

基于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水量也急剧增加,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污水检测技术十分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生化需氧量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当下我国污水达标排放的现状和其中出现的问题,继而阐述了基于生化需氧量污水检测方法,最后提出了几点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我国污水达标排放的建议。

[关键词]生化需氧量;污水检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1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国家工业化进程更加深化,这些改变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污水排放就是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保证污水达标排放,必须探索更加先进、科学的污水检测方法,而生化需氧量就是污水达标排放检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因此对基于生化需氧量的污水检测应用的探究是十分必要了。

1 生化需氧量的基本概念

生化需氧量指的就是有机物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氧气参与,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污水检测中,通过对污水中有机物的生化需氧量进行分析,就可以计算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判断污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在实际应用的情况中,为方便研究的进行,统一使用在20摄氏度的条件下,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在5天内需要的氧气含量,我们就把这叫做五日生化需氧量。五日需氧量是污水检测中的重要指标。

2 当前我国污水达标排放的现状和其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持续增强,对于污水的达标排放工作,国家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近些年来,各地政府相应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M行污水的处理和检测工作,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污水排放问题,但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3 基于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在污水检测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展出了多种污水检测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五日生化需氧量法、国际标准改进法、压差变化法、相关系数法等等,其中五日需氧量法就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对这一方法进行阐述。

(1)直接法:直接法是五日需氧量法中比较直接、简便的方法,在采样污水水质较轻,有机物含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用五日需氧量法进行检测时可以采取直接法来检测。直接法检测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具体操作是,先使用虹吸的方法将待检测的两份污水样品分别溶解在氧气瓶里,然后对其中一份污水样品的溶解氧浓度进行即时的检测工作,而对于另一份污水样品,将其放在温度为20摄氏度的培养室里,在经过五天之后,再取出并对该样品的溶解氧浓度实施检测工作,最后对两个污水样品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比较,算出两者的溶解氧浓度的差值,这个差值就是我们进行污水检测所需要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值。直接法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对水质轻、有机物含量低的污水样品进行直接、简便的检测,而对于水质重、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样品不适用,需要用到下述的稀释接种法。

(2)稀释接种法:直接法适用于对水质轻、有机物含量低的污水样品进行检测,对于水质重、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样品,我们就需要使用稀释接种法。稀释接种法指的是在对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样品进行检测之前,对污水样品进行稀释的操作,使其有机物含量降低到一定的范围,然后再用直接法获取污水样品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具体的操作为,将污水样品置于瓶中,以严格计算后确定的稀释倍数定量向瓶中加水,直至样品的有机物含量达到使用直接法检测的标准,然后采用直接法测出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值。这种方法相较于直接法多了一些步骤,但对于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样品不需使用稀释接种法。

4 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应用需注意的事项

上文中详细阐述了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两种主要方法,直接法和稀释接种法。理论上的检测过程看起来简单、易行,寥寥数语就总结完毕,但在检测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不少重难点,有一定的复杂性,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需要认真、谨慎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失误,而每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测量数据的偏差,使得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在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污水样品的储存:污水样品的储存过程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储存不当,就会造成样品受到污染,与实际污水的质量产生差异,检测过程就算再精确,检测结果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因此,在对污水样品进行储存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样品进行储存,将取得的样品一定要放到棕色、密封性完好的瓶子里,样品要保证足量,储存及运输的时候要避免阳光照射,储存的温度也要符合要求,同时要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只有保证储存过程的规范和万无一失,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温度的控制:检测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控制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温度条件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会影响到污水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从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而且还会影响污水样品中的溶解氧浓度,使最终测得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值大幅浮动,造成监测工作的失败。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稀释接种法中稀释水的选择:当采用稀释接种法对污水样品进行检测时,我们需要将样品进行稀释处理,这一过程中对于稀释水的选择就会变得尤为重要,只有选择正确的稀释水,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按照相关的检测规定,在检测过程中必须选取三级蒸馏水作为稀释水,然后还要对稀释水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严格检测,保证其符合实验的标准。因此,在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量过程中应该严格规定稀释水的选择。

5 对我国污水达标排放检测的建议

(1)实现污水排放标准与环境标准的一致:目前我国对于污水的治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改进技术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和检测,从而忽视了环境相关的因素,因此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致力于实现污水排放标准与环境标准的一致,不能够降低污水检测的标准。同时在污水排放检测中,杜绝个别企业拥有“特权”的情况发生,保证公平、公正,促进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原来的一些环境相关法律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国情了。对于污水的治理仅仅依靠技术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业污水排放制定标准,从根源上治理,才能有效治理污水排放问题。

结束语

基于生化需氧量的污水检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污水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污水达标排放检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污水检测技术也必然会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当然,对于污水的治理只靠技术的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国家政府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控制污水的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明江.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5.

[2] 王清.生化需氧量在污水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09.

[3] 肖莎.污水达标排放检测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10.

上一篇: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在巷道修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油田化学剂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