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化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2 11:14:04

浅析项目化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项目教学是以真实环境中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建构课程内容。教学中强调师生的互动,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本文介绍了高校计算机基础开展的项目教学的实践与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98-01

一、项目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教学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学习、运用多学科或某学科多方面的概念和原理。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多种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一般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1]。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还需要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项目的确定要合适,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项目的实施。

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及结果这四大部分组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自主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和活动,则更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是“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一活动评价”,而高校计算机基础在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和强大的功能,因此,在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支持的项目教学法流程时,必须认真考虑二者的镶嵌和融合问题。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加工并生成一定的信息,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通常,这种活动开展的时间较长,小项目时间大致1~2周,大项目长至2~3年。

无论采用何种活动模式,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活动过程,明确活动任务。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学习者的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将过程性评价与最终的学业成绩联系起来[3]。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习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

三、项目化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将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学生的技能训练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第二模块是软件应用训练模块;第三模块是专门化方向技能训练模块;第四模块是综合性技能训练模块。四个不同模块的教学都采用了项目化教学。例如,在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中,安排了四个教学项目,这四个项目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高校计算机基础制造加工的认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同时又为第三模块专门化方向技能训练奠定基础。这样,前面三个模块的训练都是为第四个模块综合性技能训练做准备的。其实,每个子项目就是一个课题,这些项目往往不是学生在教科书就能直接找到答案和解决途径,许多项目并不一定是典型的项目,还需要学生进一步探讨。所以,项目的实施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合理分工和通力协作。项目化教学一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依据项目的目标要求各小组独立地组织、安排本组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按照分工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同时又要与其他成员保持联系,通过交流和协商,共同完成小组的项目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在项目组长的主持下,依据实施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综合能力强的成员负责项目的整体设计;计算机操作技能强的成员负责各种高校计算机基础结构的设计;理论功底扎实的成员负责知识的储备和相关材料的搜集;表达能力强的成员负责评价表的设计和结论分析等。

此外,现代高校计算机基础设计很多时候都需要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学校必须配备计算机房和各种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能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进行高校计算机基础项目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制造需要很多设备,涉及到了基本的加工设备以及数控加工设备。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加工基地,同时开展校外基地实习,完成高校计算机基础制造的项目教学。只有让学生亲手完成自己设计和加工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实现质的飞跃。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

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之后,主要有以下效果:

1.较真实的岗位工作的体验。学生感受到了所学专业职业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耐心、细心、责任心,理解了教师所说的“一个尺寸的错误,将造成成千上万元损失”的含义,为走上职业岗位打下了好的基础。

2.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在项目实施时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去翻看已学过的书本,查阅手册,和同学讨论,问老师。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3.学以致用。在实施项目时,既要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又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且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完成项目,而项目正是他们将来的职业工作任务。

4.学生成就感和成功感的体验。由于所选的项目是一个从设计开始,到制造出高校计算机基础零件,到组装试模成功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努力追求完美,他们在不断地修改图纸,打磨抛光高校计算机基础零件,当最后一道工序“试模”成功后,他们高兴得跳起来,用相机拍下自己做的高校计算机基础,用U盘复制所设计的图纸,保存有用的设计资料。因为学生觉得,这些能增加他们找工作的砝码,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成功[3]。

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采用理论、实训相结合,分组教学、师生互动等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心的下移。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带动课堂的活跃氛围,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3]谈芬芳,宛农,陈仪先等.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12).

上一篇: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下一篇: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