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时间:2022-09-02 08:31:02

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呢?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价值;实际情境;小组自学;评价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素养。然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抽象、难学的特点让数学课堂的开设成了少数几个学生获得知识的空间。这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的课堂也不是几个人的课堂。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一、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而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课堂,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个学生营造发展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新课导入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圆柱、圆锥、球、正方体、书本、篮球、凳子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这样的课堂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走进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索,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小组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受广大教师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小组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让课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采取的是小组自学的教学模式。首先,我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在小组相互讨论中自主验证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讨论和参与,让学困生逐步感受到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

三、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教师要是想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以促使每个学生都愿意走进数学,探究数学。

总之,要想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锻炼基本的学习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赵宜佳.谈初中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尝试[J].继续工程教育,1997(03).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塘边中学)

上一篇:教材中的分类讨论题型赏析 下一篇:“网词网语”:高中生语言表达可否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