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时间:2022-09-02 05:25:36

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摘要: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必须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意识,完善学科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激趣 成功 展示 合作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63-01

“在语文老师谆谆的讲解中,我只觉得眼前天昏地暗,坏了!昨晚玩得太晚,今天坚持不住了!上眼皮不由自主地耷拉下来,我恨不得找两根火柴棍将眼睛支起来。但为时已晚,我早已放倒,思绪飞出了教室,开始了未知的梦乡……”

这是许多普通语文课堂的现状,也是很多语文老师的悲哀。在典型的“问答仪式”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的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还要遭受教师连续追问,除了个别出类拔萃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沮丧地败下阵来。长此以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在。只能说他们是被动的痛苦的听众。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之所以厌倦课堂,究其原因,是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的教育形势下,必须提高学生学语文的效率,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必须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激发学生的热情,让课堂随着他们性情的张扬而精彩。

1 让孩子享受孩子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把学生热情激发出来,就必须给孩子成功的欢乐。很多孩子之所以对学习失去兴趣,痛恨学习,是因为他的基础太差,在学习上很少能得到成功的欢乐,自然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降低题目起点,让学习困难的孩子感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王某一直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孩,上课时,因害羞而不敢举手发言,害怕说错了让别人笑话。她觉得成功对于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一次校级作文竞赛,大家都没当回事,很多人不愿参加,认为得奖的希望不大。竞赛结果出来,令很多人吃惊的是她竟然获奖了,而且是一等奖。从那以后这个女孩一天比一天努力、认真、自信。

当然,这是学生个体感受到成功快乐的现象,有的学生却一直没有感受成功的机会,因此,我们老师要给更多普通的学生创造这种感受成功的欢乐的机会,要多开展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朗诵、表演、写作及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知识竞赛。在这些活动中,尤其要注意寻找普通学生的闪光点,狠狠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及时寻找机会,持续表扬这些同学,使激励的功效持续下去。从而把学生从狭小的天地,枯燥、单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从这些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享受到创造的欢乐,增强学习信心,从而使其不断地进取和追求。

2 让学生拥有展示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要改变枯燥味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使学生关注课堂投入课堂。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展示的空间,学生在展示中,充分发挥个人所能,团队所能,在讲解与领悟、交流与争辨、质疑与对抗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深刻记忆知识的目的。享受展示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收获坚定的自主学习信念和展示自信。

展示活动不仅是展示学生的知识,更是展示学生的热情,这些热情会形成良性循环,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有说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一个团队就是一堆虫。这大致反映了中国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弊病。

秋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大雁,排成“一”字或“V”字,展翅南飞。大雁每年需飞行几万英里,一天内就可以飞越好几百里的距离。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他们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这和他们相互扶持、团队合作是分不开的;团队合作不仅使他们能够日行百里,还能够帮助他们节约体力,鼓舞士气。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一个优秀的团队少不了一名出色的领导,统帅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团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因此,小组团队的组长选择相当重要,必须选择得力干将,即学语文兴趣比较足,有激情的人,由他带领本组同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其他组成员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全班同学学语文的兴趣共同提高。

要想产生良好的团队语文学习竞争,必须培养好学生的小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他们就会有展示的不竭动力。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学会与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也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视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的合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交流中,感受到彼此的友谊和真情,共同分享小组合作的成功,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4 完善学科的评价机制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一本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在书中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评价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评价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高效的重要保障。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语文 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依据。所以,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激发和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欲望,需要我们老师用敏锐的目光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在展示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及时作出激励性评价,这是不竭的动力来源,是加油站。

总之,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飞扬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下一篇: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