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数学“集合”单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02 04:02:47

谈高职数学“集合”单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职,所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生巨大变化。因为“集合”单元是高职数学的基础内容,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今后数学的进一步学习。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加之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原因,导致学生在集合单元的学习中面临很多问题,影响了本单元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知识结构、思维训练、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做起,切实搞好集合单元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觉得更深入一点,掌握得更扎实一点。

[关键词] 高职数学 集合 知识结构 习惯 思维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职,所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通过教学发现,高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比例较大,而且相比于其它学科更加明显。因为“集合”单元是高职数学的基础内容,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今后数学的进一步学习。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对“集合”单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出了深入的探讨。

一、“集合”单元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存在缺陷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能力结构需要知识结构作基础,才能更加完善,从而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就高职数学学科而言,由于初中、高职教材衔接出现问题,造成学生在相关知识上体系上存在问题。另外,与初中数学相比,高职数学在抽象程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原来的平面到现在的空间,从具体到抽象。例如高职数学一开始就用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集合”、“映射”的观点来定义函数,概念与概念之间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对这种运用数学语言、逻辑语言、抽象性强的推理论证缺乏基础,出现有很多学生机械地识记概念而缺乏对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从而造成学生能力结构存在缺陷。

例如,以下三个集合:

许多学生往往不会区分,容易将它们当作同一个集合。这主要是由于初中阶段对数学符号语言要求不高,而高职的集合教学中却大量出现。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数学符号语言,结果造成将数集和点集混淆。

(二)学生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思维也具有惯性,具体表现为这次用某种方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去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得人们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一旦问题情境发生了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往往会阻碍新问题的解决。

例如:已知集合,若此集合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有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会把看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解得,而忽略了m有可能为0的情况,这时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解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

(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勿庸置疑,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有很大影响,但动机、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会在学生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集合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体现出数学语言概括严谨、推理周密简练的特点,这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能力发展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学习的要求。很多学生在集合单元的学习中都会有失败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四)缺乏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方法

心理学家田琦仁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而不好的习惯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降低学习效率。而高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缺乏积极的思维,不擅于主动地学习、巩固新知识和及时复习旧知识。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数学学习少走弯路,也有利于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所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集合单元的重要保障。但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没有较强的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造成本单元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集合”单元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则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能力,还可能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虽然集合单元是高职数学的基础内容,但仅凭在初中所学的浅薄的一点集合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数学教学要求的,这就必须对集合的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在衔接的基础上给予加深、拓广和拔高。具体做法可按如下三步进行:

1.在教学中注意旧知识的复习

在集合概念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不会感到新知识的难度,可以从初中所学的知识入手,引入集合概念。例如,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① 1~20以内所有的质数;

②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

③ 所有的锐角三角形;

④ , , , ;

⑤ 东升高中高一级全体学生;

⑥ 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⑦ 隆成日用品厂2010年8月生产的所有童车;

⑧ 2011年5月,广东所有出生婴儿。

试回答:各组对象分别是一些什么?有多少个对象?

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入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2.以旧知识来实现对新知识的拓展

在学习集合的表示时,可通过如下学生熟悉的问题,实现对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抛物线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2)方程组解集。

以上这两步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对集合的知识结构清晰化和条理化,更能让他们的思维在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从而使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重组和优化,形成新知识结构。

(二)通过思维训练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训练,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习惯于死记公式与法则,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较低。而职高学习,要求运用所学的概念、公式、数学方法等灵活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中,可补充了如下练习:

1. 已知全集I=,若,,求实数.

2. 已知全集U=R,集合A=, 若,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三)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常言说得好: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发挥出巨大能量。因此,在集合单元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力求最大化地把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四方面的培养: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由于集合单元知识的抽象性较大,所以我在起始教学时节奏较慢,力求以低起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也注意设置相应的梯度。课堂上适当预留一些练习时间,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评,不让学生存留问题太多。做到循序渐进,使每个学生都能紧紧跟上教学的节奏。在习题布置上设置一部分基础题,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对本单元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我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持久学习数学的能力,教师应加强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坚持正确启发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②创造机会,进行反复训练。③树立榜样,模仿行动。④激发兴趣,启发自觉。⑤建立制度,严格要求。⑥注意方法,因材施教。⑦创造最优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集合单元是高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起始阶段,该单元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知识结构、思维训练、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做起,切实搞好集合单元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觉得更深入一点,掌握得更扎实一点。

参考文献:

[1]彭百艳.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4期.

[2]李海洋,王磊.关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0年01期.

[3]解海峰.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01期.

[4]梁艳珍.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1期.

上一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下一篇:关于赣州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