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细节 塑形象

时间:2022-09-02 03:58:33

抓细节 塑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涵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其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和盘托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细节描写的例子。

一、动作细节描写

例如:(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3)“……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变色龙》)

(4)“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契诃夫《变色龙》)

以上句(1)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表现出孔乙己心地的善良。句(2)“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句(3)“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句(4)“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一“脱”一“穿”的细节,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二、语言细节描写

例如: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这属于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三、心理细节描写

例如:(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

(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句(1)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个小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句(2)抒发了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心理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它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四、景物细节描写

例如:(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了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句(2)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细节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叙事类作品的时候,应多留心其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对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深刻主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孙陶中学】

上一篇:“再创造”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