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技校生就业不稳定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09-02 03:18:12

浅析农村技校生就业不稳定因素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技工人才的走俏,各类技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多渠道的去解决学生出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是有的学校却忽视了毕业生离校后就业的稳定性,刚到企业就出现流动频繁、盲目跳槽或随意辞职回家的现象,最后在社会上闲荡,导致家长抱怨,企业意见大,影响了学校声誉和招生工作。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稳定好坏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生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搞好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已成为农村技校发展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就业稳定的因素

1.心理适应能力差,情绪上不稳定。

由于技校生就业时正处于17~18岁的青年初期,涉世不深,缺少生活经验,对复杂的社会不能从容应对,对变化的环境难以及时适应,遇到问题容易紧张,情绪上很不稳定,自控力也较差,认为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不做应付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思想准备,遇到失败,就感到前途一片灰暗,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直接影响了就业稳定。

2.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有差别。

许多农村技校生在就业时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对自己的前途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幻想。认为自己读了几年技校,就不是普通的打工者,自以为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环境好、待遇高、工作轻松的岗位才是自己的理想之地。挑剔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另外再加上就业时,一般都是学校集体组织推荐,他们不了解人才竞争残酷的现实,不懂得脚踏实地的成功之道,这些学生很难在一个岗位上长期稳定的干下去。

3.意志品质薄弱,吃苦耐劳精神差。

目前的技校生,尽管是生长在农村,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庭的溺爱,娇生惯养、拈轻怕重,使他们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环境及工作压力,胆小怯懦、怕苦、怕累、怕脏,难以长期坚持工作岗位,不能遭遇挫折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是影响技校生就业稳定性主要因素之一。

4.就业指导教育不到位

目前有的技校虽然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方式和内容不能联系实际,教学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互动性。教材不统一和授课时间不固定,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不熟悉或推荐就业经验不足,缺乏就业形势分析,导致就业指导课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有的技校只是在学生毕业前夕搞突击工作,开几个讲座讲讲就了事,使学生的就业准备不充分,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稳定。

二、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1.加强毕业前就业指导

(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

技校生思想较单纯,他们没有就业经历,不懂得社会的复杂,认识不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想象不到未来就业过程的艰难。就业前开设就业指导课,在入学前期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灌输竞争择业的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到毕业前着重进行创业意识、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懒惰思想,要敢于竞争,挑战自我,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请在企业中担任了生产骨干和领导职务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介绍就业稳定的成功经验,传授择业的技巧;也可以利用就业指导实践课带学生到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实践,体会一下激烈的竞争经验。因此,技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上好就业指导课是十分必要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就业心理素质。

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是目前许多技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但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把学生的就业心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

2.搞好就业后跟踪指导

(1)与学生保持联系,鼓励适应社会。

现在大部分企业宿舍有电话,学生都有手机,与他们联系很方便。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只要经常打电话关心他们,有问题及时找他们谈。学生也非常愿意给学校打电话,向学校老师诉苦、抱怨。学校应在心理上安慰他们,用学有所成的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人生经验疏导他们,鼓励他们积极适应社会,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疏导是提高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2)走访用人单位,意见双向反馈。

学校要选择几个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单位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变化和薪酬、生活状况;了解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基层领导沟通,一方面听取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对学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意见,另一方面向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他们了解学生。同时,也要把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对学生工作情况的意见反馈给学生,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差的予以批评帮助。这种方式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更能促进学生好好工作、适应社会。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下一篇:力培高校创新型教师,提升高教创新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