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02 02:54:54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现今社会要求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为主,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吸收教师所讲授的所有知识点的地位,谈不上创造性、主动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索能力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积极探索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自己的语文教学体会,笔者现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如下:

一、创设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受到知觉情境的制约。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在课堂情境里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且随时受到课堂情境的约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各种条件和方案都是为他们设计,并对他们起作用的。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双边教学活动,从而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供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时,教师应力求做到:

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其敢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鼓励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大胆地进行质疑问难,而且要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惑。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自由辩论。学生以讨论、互相补充的方式,知道别人有用的观点,能够产生新的观点。既要鼓励学生间互相自由辩论,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同教师争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点掌握得更为扎实、系统。

3.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鲜而独到的见解,但要求他们说出根据,绝不能胡猜乱想。有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难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适当地“学生化”,让学生明显感受到自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而不是观众和听众。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教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探究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心灵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下,活跃思维,敢想敢说,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潜能,感染学生,萌发他们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学习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开始的确可能出现麻雀闹林、你呼我叫的现象,这时作为语文老师来讲一定要有耐心,要沉住气,宁可让课堂闹一点,甚至是适当乱一点,万万不可抹杀了学生刚刚萌发的幼芽,要让这一朵朵花开大、开圆,这样才能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实来。同时,我们要当好课堂“调度手”,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展开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汇报竞赛等。分组活动、讨论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引导工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待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余犹未尽时要合理转移目标,引出新问题,牵引注意力,拓展思维。这样整个课堂才能有松有紧、有张有弛,既气氛活跃,又秩序井然;既内容丰富,又重点突出。

三、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授人以渔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教师还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没有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也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掌握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四、强化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合作学习是小组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有协作的互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次,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个深化和巩固单元学习重点的过程。讨论的基础是倾听,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一定的人数编成学习小组,并引导学习小组对那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第三,合作学习还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在遵循一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上一篇:网络自制视频的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