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时间:2022-09-02 02:09:14

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摘 要 在物理课堂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不知如何表达,不知如何进行实验,反复错误同种类型题型。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物理教师深深思考。

关键词 物理课程改革 微课 提高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1从课改进程看物理课程改革

从之前的注重考试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科学技术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因此课本知识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意味着物理课程必须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物理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观的形成。要做到这些就须打破学科界限,呈现知识的本来面貌.自然界本来就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互相关联,相互渗透的(如物理与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死啃课本,死记硬背,学的毫无兴趣,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只有这样物理课程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再将其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物理

好奇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保持和发展好奇心。好奇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求知欲,进而发展为科学的兴趣,由此形成的动机是一种内部的驱动力。

好奇心是科学创新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可忽视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单纯的理科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怎样让他们对物理感兴趣是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的关键。有了好奇心怎样保持住这份热情,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其次尽量多地让物理课堂生动有趣,才能在课堂时间上提高效率。

3充分利用微课,减轻课堂的教学压力

微课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电脑,手机,平板等在学校和家庭的普及,为微课的产生和使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教师也面临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迫切希望能把课堂上答疑或者重复讲解同一知识点的时间放到课外。同时,鉴于我们高新新科这种企业员工子女学校,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时间有限,孩子们在课后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上课内容没有听懂的情况下,他们是束手无策。因此,教师把关于某一重难点或某个知识的讲解录成视频,制作成微课上传网络共享,或让学生把相关的微课视频拷贝回家,遇到问题时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观看教师的讲解,及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天天清,也可以减轻教师重复讲解的时间,解放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尝试使用微课,把每一节的每一个知识点录成一个个的小微课,共享到班级的APP平台上,当学生遇到相应的问题,及时在APP平台上下载观看。通过微课的使用,学生能听懂,不断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时,很多学生实验方法过程分不清,或者做题的时候概念混淆。我把该知识点录成微课,学生在做错题之后,自己通过看微课后能解决问题,避免了之前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重复相同的讲解,减轻教师负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利用身边的用品进入物理课堂,让学生切实领悟到物理的实用

现阶段的物理实验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课堂上教师为了得到一个规律或者说明一个道理等进行的演示实验;二类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课堂学生实验;第三类是学生在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或者家里完成的课后家庭小实验。现在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对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没有直观的经历和体验,教材中现有的实验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我们可以部分解决当前环境下,器材限制导致实验不能很好完成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或家里完成更多的实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能根据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碰到的事例提出问题、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事物的运动规律,为未来的创新精神埋下种子,并缓解当下学生动手能力弱,不能相对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的问题。例如我在上《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时,利用一个手电筒和一个凸透镜就能很好的演示几种不同的成像规律,当然学生回家也可以用手机屏幕来实验,效果也很明显。在讲光的色散时,利用教室投影仪和几个滤光片就可以轻松完成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物理规律。

上一篇:电力线路的状态检修和缺陷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校园APP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