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自然因素对中药贮存保管的影响

时间:2022-09-02 01:30:55

浅淡自然因素对中药贮存保管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因素; 中药; 贮存保管

[中图分类号] R28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19-01

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复杂,药物资源极为丰富。中药材以植物药为主,又有动物药、矿物药等,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中药材从产地要经过多次加工、贮存等环节非常重要,如果在贮存保管环节中因管理不当造成药品变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掌握中药材的贮存保管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中药材质量变化的外在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加工包装因素。本文只就自然因素加以探讨。

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温度、阳光、空气四大要素。

1 温度: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药

物质量发生变化。温度在35℃以上时,含脂肪多的药材由于受热使脂肪产生分解,油质分离,容易引起泛油。含挥发油的药物由于受热挥发物质的活动加强而使芳香气味散失。中药材本身的温度高低是受气候和环境等影响而变化的,除季节变化、通风情况、光照、包装的隔绝程度等因素外,还有其它因素也能引起发热使温度增加。如植物类药材本身因受热受潮的影响,而使它的组织细胞呼吸加强,其本身自然产热。如红花、甘松、薤白等药材由于温度过高及堆码过紧过厚便容易引起变质。水分大和含淀粉、蛋白质、糖分多的药材受热易分解,细菌大量繁殖,以致药物发霉变质。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量多少的程度。中药材能否保持正

常的含水量,这与空气的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中药材含水量约为10―15%,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60%时,药物的绝对含水量没有大的变化,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绝大部分中药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使本身水份增加,怕潮、易霉的药物,就会发生霉烂变质。有些已经干透的药材在霉雨季节也容易出现霉变现象。吸潮力强的药物,如芒硝还会潮解深化。但是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中药材的水分又会逐渐减少,使某些药材干裂、发脆,如胆矾、秋石等药物风化后影响药物的质量。

3 空气: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氧的成分最易与中药的某些成

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质量。有的药材长期与空气接触颜色变深,如丹皮、大黄、黄精等因为所含的鞣质、油质、糖分与空气中氧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变色,又如薄荷、苏叶等在变色的同时气味也挥发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也是氧作用的结果。所以中药材不能长期露天存放。

4 光照:药材在贮存时光照对药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因为日光的

紫外线能破坏中药的色素、叶绿素,从而使它变色,所以红色和绿色的药材一般不宜在阳光下直晒或久晒,否则颜色变淡药效降低。太阳光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使中药材的温度增高而发生变异。如蜂蜜和含糖多的药物经过晒后温度过高,致发酵、翻泡,变质。有些药材的气味散失、泛油、粘连、溶化都和太阳光的照射有直接关系。

以上四大因素既能使中药材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又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利于药材的贮存保管。所以我们要掌握自然因素与中药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利用其有利的方面,防止其不利的方面,做好中药材的贮存保管工作。

上一篇:老年人脊柱骨折的治疗 下一篇: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