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浅析

时间:2022-09-02 12:48:27

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浅析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有效反思

一、明确课程宗旨,认清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

二、课前的有效准备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应该分析学情、了解现有的教学条件、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学情分析,一方面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内容的有效:梯度、适度。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差别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努力从方方面面搜集吸纳备课信息。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认知内容有梯度地灵活设计,教学环节要循序渐进,预设问题要有多个应对方案,案例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真实”学习任务、技能水平等,把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的有效:灵活、和谐。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的有效组织

1.维持秩序,促进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达到组织教学活动、讲授教学内容、保持课堂纪律、监控教学过程等活动的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行为是在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操控的基础上才施加给学生的。特别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方式与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态度和反应。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计划、监控和协调。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心理世界,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有效的自我管理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有人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是不需要培养的,其实学生仅仅有兴趣未必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上来。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学生在课程学习搭建一个有情境、有任务、有挑战的学习平台,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

3.任务驱动,有效指导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4.分层教学,注重评价

同一个班级里存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为了避免教学进度难于把握、控制,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达到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目标,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的小组,对于能力强的小组要求相对高些,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在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上机实践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新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都有进步,都能发展,都有收获。

四、课后的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后的回顾和总结,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反思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要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两个方面来反思,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的对策,为自己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上一篇:分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具体... 下一篇:从《夜读兵书》感悟陆游诗篇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