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2-09-01 10:15:21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与研究方法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普遍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其中大学生学习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表示失望和担忧,进而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本文所阐述学习缺乏动力又称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持续的强制性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心学习和逃避学习的行为,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本研究将在国内外学习倦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农业大学300名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无动力、学习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10-2

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以缓解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状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增长,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态度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特点。如大学生迷恋游戏、网络,逃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大部分来自乡镇,农村,的学生为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占用上课时间打工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学习倦怠现象的出现,造成学习质量的下滑,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定义及表现

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在职业倦怠基础上开始研究的。因此,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是套用“倦怠”的概念,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关系冷漠疏远,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几个阶段

魏婷在“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是身心能量逐渐被耗尽的表现,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甜蜜期(大一开始时期)

2.资源耗竭期(大一下学期――大三上学期)

3.危机期(大三下学期――大四毕业)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查阅了与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形成《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选取了吉林农业大学共300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为97%。在300名被调查者中,男生132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4%,女168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6%;大一学生100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3.33%,大二学生80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6.67%,大三学生80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6.67%,大四及以上学生50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6.67%;从被调查者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的统计中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的覆盖面较广,调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发现以下几点较为突出的问题:(1)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2)近半数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较低;(3)就业压力过大

三、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特别复杂,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三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

(一)个人因素

1.学习动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献身科学、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谋求好工作等。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四成被调查者从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其次是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占两成,而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所占比例最小,仅为一成。

2.专业兴趣。大学学习实质上是专业科目的学习,专业性不只决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还会进一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方向。杨丽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去染发动力、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即大学生的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则越低。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学生的专业选择都是由家长或老师代劳的,他们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并不清楚自己所报专业的特色及前景,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或未被所报专业录取而调剂到另一个无认知的专业。从而导致进入大学后,丧失学习兴趣,荒废学业。

3.性格因素。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与还自身的人格特征有较大关联。

(二)学校因素

1.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狭义上被定义为校园内部环境;广义的学习环境包括社会、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和谐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目前学校的学习环境虽然已经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但这种学习环境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从而影响了后者学生学习的情绪,造成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产生了对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的心理。

2.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失调是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里,同伴关系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在人际冲突中体验到挫折、失望、沮丧等情绪的大学生,情绪低落,对自我评价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导致逃避学习、缺乏学习动力的行为出现。

(三)社会因素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社会因素主要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农业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速增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为获得毕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考证、培训之中,从而无心学习学校的专业课,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引导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发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脑海中的反映,对学习活动有发动和维持的动力作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动机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状态,而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习动机由学习的内部需求和学习的外部诱因共同构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消除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短视和狭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的、紧迫感,使其能够继续保持对学习热情,能够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肩负的使命,认识学习的意义,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强有力的动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心态。

2.指导学生走出专业困境,让学习变为兴趣。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不了解自身的特点与爱好,也没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到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才发现所学的并非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又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对所学专业产生抵触、腻烦情绪,学习兴趣下降,陷入专业学习的困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可以使学生意志变的顽强,学习时心情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动力和倦怠的心理。

对于这类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引导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包括本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发展前景,该专业从业人员的预期发展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该专业的学习方法等等,使学生明确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努力方向,增强专业归属感,进而提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如果符合转换专业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批准此类学生经过考核换专业,促进学生专业特长最大程度的发展。然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转换专业的可行性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不能换专业的学生,应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特点,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学生理想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趋势的介绍,让学生明确从事某类职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和行为特点,避免他们由于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而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外的事情上而荒废学业。

(二)关注心理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处在青年初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现实问题时,心理冲突经常发生。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不同年学生处在不同阶段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增强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心理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形成坚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另外,社会因素也占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在校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就是为了毕业后能选择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就业岗位,在完成自我实现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不再做更多的关于学生就业指导的分析,但希望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出有效可行的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

五、结论

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针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走出专业困境,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促进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Maslach C,Jackson S.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ccuopational Behaviour,1981,(2).

[2]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55一60.

[3]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7,(9):8一9.

[4]MeierSF,SehmeekRR. TheBurnedout College Student:ADe-

seriptiveProfile[J].Journal of CollegeStudentPersonal,1985,(l).

[5]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54-58.

作者简介:隋琳(1985-),女,汉族,吉林人,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男性结扎术为啥淡出江湖? 下一篇:如何正确看待农村中学体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