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水彩画的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09-01 09:22:19

浅析中国水彩画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中国的水彩画既吸收了西方的绘画特点,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美术精神。中国的水彩画在“艺”和“术”上都极具特色。在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中始终强调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挖掘和创造,凸显中国美术绘画的创新精神。经过不断地继承与创新,逐渐形成了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的水彩风格。

关键词:水彩画;意境;美学

中图分类号:J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56-01

水彩画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进入中国的。中国的水彩画既吸收了西方的绘画特点,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美术精神。在中国水彩画发展的一百多年间,经过不断地继承与创新,水彩画在很多方面获得了突破,逐渐形成了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的水彩风格。

一、中国水彩画的主要特点

虽然中国的水彩画在引入之初深受西方绘画形式的影响,但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的画家自觉地加入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色。中国的水彩画在“艺”和“术”上都极具特色。

一方面是“艺”的内涵上主要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水彩画从“水”的特点出发,用传统的中国思维去进行拓展。特别注重的是意境和情趣相结合,希望达到的是一种寄情山水的表现手法。另外在“术”的方面体现了中国画家的美术驾驭能力。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综合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术,能够将水、彩、笔、墨、纸等灵活地运用到绘画中。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水有一种哲理性的认识,水被认为是有精神灵性。在中国水彩画家的手中将透明的水配合一定的色彩就能够产生一种别致的空灵形象,继而能够通过水彩画表达出一种微妙的意境。中国水彩画在“艺”和“术”方面的突破,使得这一画中的美术绘画上有所提升,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水彩画在国际舞台的上的地位。

二、中国水彩画的继承与创新

在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中始终强调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挖掘和创造,凸显中国美术绘画的精神。也强调对水彩画自身特点的维护,注重绘画历史的延续,充分运用民族文化的思维,更进一步地彰显水彩画的迷人特色。

1、中国水彩画在绘画审美上的继承。中国水彩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水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绘画审美上的一种延续。水彩画很多是从中国传统的诗歌中获得灵感的。以徐青《杭州西湖》为例,水彩画家根据需要灵巧地选择一些接近于西湖风格的东西。将风景优美的西湖景色和水的空灵意象结合起来,使得“景”和“水”有了高度的融合,创造出了动人的形象。更是显现出了绘画审美上的一种幽深宁静、淡泊高远的东方审美观念。而这种绘画审美上的继承从水彩画传入中国到今天的水彩画发展中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成为了中国水彩画的一定特色。

2、中国水彩画在美术技艺上的继承。中国传统上对美术的追求讲究的是笔调、意境和气韵三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水彩画创作上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更是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全部精髓。在笔调上,和西方水彩画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水彩画更加重视水和色的搭配,而西方强调的是油和色的配合。中国水彩画家希望通过流动的水和不同的色调配合起来,以达到一种自然流动的绘画效果。而且使用水材料的优势更在于它的流畅型能够达到酣畅表达的效果,突出东方审美的趣味。在意境上,中国水彩画的传统讲究立意,通过作品来达到诗画般的悠远境界。而“意”的创作其实是延续了中国的艺术创作最高要求。由意传情,达到情意共同,思想共鸣的效果。在气韵上更是重视圆浑厚重,追求整体上的氛围。主张广延空间展开,讲究开放型、行进式的,根据画家的主观需要进行巧妙的设计,呈现灵动变化的画面。

3、中国水彩画在时代变化中的创新。创新是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源泉。中国水彩画适应着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表现出一种新的生命力。从构图上就有意识地结合中国的诗歌文化进行创新的设计;在光色上更是突出了水的独特性,创新地运用水的丰富表达;在技术上更是写画结合,酣畅地表达了水彩画的意境。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中西水彩画的融合,也反映了中国水彩画历史的延续和绘画精神的贯通。中国的水彩画更多地着眼于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创新中又不失民族特性。中国水彩画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领悟都让他们在时代的进步中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精神,创造更加鲜明的中国水彩画特点。正是基于这种创新意识,中国的水彩画摆脱了依附西方的水彩画的命运,以全新的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个性风格的“中国水彩画”面貌出现在国际水彩画舞台上,并且赢得了一致的赞美。

在未来的水彩画发展中也要秉承这种美术文化意识,继承中国绘画的精神,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以一种更加丰富多样的手法来展现中国的水彩画。在创新中不断地推进中国水彩画的进步,发挥水彩画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霞.论中国水彩画的特色[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刘琦.中国水彩画艺术的格调.[J]绘画美学.2006(7).

上一篇:大兴安岭典型林区几种主要植物点格局分布的分... 下一篇:产品物理性能检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