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22-09-01 08:14:02

注重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数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出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具有创新个性的人,往往表现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等特点。发展人的个性,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提倡“个性化”教育已成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下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淡几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让学生展示自我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易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若能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设置悬念,提出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则能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唤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随意报了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再要求学生说出能被3整除的3位数,学生立即回答有一定的困难,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报出123的数,我就123这个数,又连续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32、213、312、321,经过学生一一验证,果然正确,这时全班同学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的好奇心,也急于明白其中的奥妙。此时我又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从而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堂课我抓住了学生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积极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造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成功,让学生发展自我

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更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创造“成功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三、设陷诱错,让学生锤炼自我

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取得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在尝试了错误后不但能自我“反省”,及时纠错,而且可以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实践表明适时巧妙地设置一些“陷阱”,诱发学生错误,让他们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品格,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合作学习,让学完善自我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各种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种很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开展合作学习,把课堂有限的时空变成人人参与、个人思考的无限空间,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交流,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而且能充分发掘个人内在的潜力,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完善自我。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在学生掌握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讨一下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各抒已见,最后形成共识: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自己明白了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也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教学的不足,使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得到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五、挖掘潜能,让学生超越自我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每个学生创造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都得以展示,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持理解、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自主探索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并不断地超越自我。

总之,数学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

上一篇:试论审美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运用 下一篇:突出主体地位 诱导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