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说”的训练 在“说”中求发展

时间:2022-08-20 07:21:46

强化“说”的训练 在“说”中求发展

如何在课堂上让“说”贯彻学生思维流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中反馈有益的学习信息,更好地作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一个应该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

一、营造课堂民主氛围,促学生有话敢说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因怕问题回答不准确或错误,招来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往往不敢举手发言,这种“怕”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一道心理障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回答问题的前提是没有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在课堂上通过笑容、话语、动作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表达,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做到:当学生回答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一时不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给他们以挫折感与压抑感,而是引导学生交流来解决问题。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答错了或与课堂教学不沾边,教师不要斥责他们,语言可做一些弹性处理,尽量于“离谱”问题中肯定其不“离谱”之处。

二、重视课堂语言训练,教学生会说

1.做好学生的榜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模仿是学生习惯养成和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师课堂中的数学语言,甚至是教师的口头禅,都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语言表达的榜样。教师说话时应该要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讲求顺序性。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也就培养了语言的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以做出适当的评价。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当听到精彩的地方要鼓掌,听到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意见。三要用心,听取他人意见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选择的接受。这样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听有所思所悟,融入自己的思考触发思维碰撞,闪烁智慧火花,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交流评价时适当规范学生的课堂语言,训练学生在具体的环境、情境中用规范、标准的语言表达。

3.关注差异重视学生说的扶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是说的主体又是说的个体,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说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个别学生胆子小,说话时神态紧张,声音低,说话不通顺,表达不清楚,他们干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不厌烦,鼓励他们多开口,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引导他们从不愿说到愿意说,从简单的一句话到稍复杂的一段话,多鼓励多锻炼,才能渐渐说好。

三、精心创设教学表达情景,激发学生有话愿说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参与学习。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如在教《小括号的认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三道题:4+5+8=()、16-9-3=( )、13-6+7=(),先读算式,然后用先算( )再算( ),得数得()

让学生口述口算过程,学生总结出按从左往右算,接着创设语言情景:以数字娃娃8、3、7的话“我们总是最后算,不干!”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猜测,进行讨论,再激烈的交流中,学生一致同意只有请“小括号”帮忙就可以了,从而引出“小括号”,让“小括号”自述自己的特权,“小括号里面的先算!”再让学生读三道算式:4+(5+8)=()、16-(9-3)=()、13-(6+7)=(),学生在领略小括号特权的快乐体验中,使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提高的算式读法4加上5加8的和、16减9减3的差现在也迎刃而解了。此刻,教师的表述起了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模仿与训练,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评价,一个微笑,一阵掌声,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肯定的评价,都有助于学生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思维理解的深入,调动了学生语言的表达欲望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异常,探索的快乐写在他们的脸上。

四、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表达中创新

教师应注意说话的“尺度”,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猜想与创造。组织学生对问题讨论能集思广益,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机会,又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学习能力的习惯。如:湖边有8只白鹤,32只灰鹤,( )?师问学生:“看了这道题,你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之后提出:白鹤和灰鹤一共多少只?灰鹤鹤比白鹤多几只?白鹤比灰鹤少几只?白鹤再添几只就和灰鹤同样多?灰鹤再去掉几只就和白鹤同样多?白鹤和灰鹤相差多少只?“短短几分钟,学生就提出了6个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实践证明,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学习互补,是数学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只要持之以恒,数学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丰呈,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让多媒体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下一篇:试论审美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