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视角下的“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及对策

时间:2022-09-01 08:08:48

绿色生产视角下的“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及对策

摘要 在简单阐述绿色生产概念的基A上,分析了“三品一标”发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以绿色生产为视角,提出了积极促进“三品一标”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生产;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77-02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都是对不可再生能源过于依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投入高、产出高、污染严重等,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绿色生产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枞阳县处于沿江地区,江淮丘陵与沿江平原接合部,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发展绿色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发展绿色生产可较好地解决目前该县存在的农产品价格低、销售难等问题,协调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别在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绿色生产成为增加枞阳县农产品出口的重要保障,对当地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农民增效意义重大。

“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起来的简称,其发展理念为生态、安全、环保、长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绿色生产的具体表现。“三品一标”不仅关注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且注重协调量、质、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不仅注重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还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三品一标”的要求与绿色生产保持一致,是目前以及未来先进农业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在我国绿色生产中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3]。

1 绿色生产概述

绿色生产,简单来说就是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以减少原材料投入、降低农药残留等为主要特征,生产上采取标准化模式,积极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农业,其发展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其具体内涵:坚持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目的地对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改变以前仅在生产的末端采取控制措施的传统模式,做到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全程控制,在增加农业产出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

通过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对比,绿色生产具有以下4个特点[4]:一是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以前农业生产模式管理粗放,没有具体标准,科技含量低,而且在农业生产中随意使用农业投入品,产出的农产品质量也不高。绿色生产要求将先进、成熟的技术作为标准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实现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取得最佳效益。二是终端产品实现优质化。我国农业生产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注重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对品质不够重视,有一些安全意识不强的生产者违规滥用农业投入品,甚至是国家禁止的毒性大、残留高的农药,造成一些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不利于人体健康。绿色生产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在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其品质,保证终端产品的优质化,以满足绿色消费。三是综合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绿色生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其最终目标是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四是发展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化。绿色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符合生产力要求的生产方式,比较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滥用农业投入品的基础上,注重生物能量的自然转移,尽量降低能量转移过程中的损失,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三品一标”发展取得的成效

2.1 有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三品一标”生产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首先要监测产地的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在生产中严格按照生态学的要求,防治病虫害时尽量先使用对环境污染小的生物、物理等方法,避免或者尽量减少药剂、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我国自推行“三品一标”绿色生产方式以来,中国超过70万km2的农田、水域等得到定期监测、保护,其中在耕地面积中,种植业占比达到50%左右,明显降低了农业生产基地土壤中农药及化肥等投入品的残留量。

2.2 提高了生产者的意识

通过“三品一标”的认证,大部分生产者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表明“三品一标”可提高生产者绿色生产的意识。

2.3 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品一标”发展的重点即为产品生产实现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等,通过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大批的标准化农业园区等,在此基础上发挥品牌效应,培育适应当前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等。实现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使农业生产方式由落后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模式逐渐向具有集约型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变。

2.4 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实行“三品一标”后,通过监测产地环境、控制使用农业投入品等具体措施,可以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及时纠正,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通过认证符合要求并登记的“三品一标”产品均有较好的品质,在每年的质量抽检中平均合格率超过98%。

3 促进“三品一标”发展的对策

3.1 扩大生产规模

为了发挥“三品一标”的示范效果,要求产地的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三品一标”产品经过发展,产地已经初具规模,但与达到绿色生产的目标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三品一标”的发展需要严格按照绿色生产的目标,不断地挖掘其发展的潜力,逐步实现稳步增长。

3.2 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

认证“三品一标”产品,并不仅仅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认证,最重要的是对其生产的整个过程是否按照标准化生产以及实现标准化的程度作出评价,对生产过程的规范性较为重视,是符合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实际的管理模式。未来“三品一标”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的监控、提高相关主体实行标准化及安全化生产的意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强化认证后产品的监管工作等,保证终端产品的安全性。

3.3 推广应用先进新技术

为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高其品质,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生产中多推广应用新技术,才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积极应用关于农作物产地污染防控、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如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随意滥排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农业废弃物、不能合理地处理好生活垃圾等。其次,在农业生产中,可推广一些对环境无明显影响的农业投入品,摒弃毒性大、残留高的药剂,多使用生物药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再次,多应用质量控制方面的新技术,包括从最开始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一直到上市后的销售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4 参考文献

[1] 钱付舟.枞阳县绿色食品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和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2,8(4):26.

[2] 朱继江,王孝忠.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探析[J].湖南农机,2013(9):20-22.

[3] 李庆江,廖超子,刘建华,等.绿色生产视角下的“三品一标”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30-31.

[4] 刘学锋.关于加快推进我国“三品一标”事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8):28-31.

上一篇:袁枚诗话修辞研究 下一篇: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超负荷监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