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

时间:2022-09-01 05:55:23

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自我效能感圆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入职后,角色转换困难,产生自我否定。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高校可通过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龄人的参照作用和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让大学生获得替代经验;针对就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进行言语说服,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其情绪智力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90-04

在就业能力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英国学者Peter Knight和Mantz Yorke(2004)有关就业力构成的USEM理论将自我效能作为构成就业力的四个方面之一,美国学者Fugate(2004)的研究表明,就业能力会受到自我效能方面的影响。班杜拉(1997)指出,个人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对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的调节,影响着人们职业选择、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以及职业紧张,同时也是预测个人具体工作绩效、相关工作态度和职业紧张的最佳指标之一,职业自我效能感高者会有更广的职业选择范围,更积极的求职行为,更容易做出职业决策并成功就业。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其就业软实力、做好职业生涯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行为的信念和判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胜任感强,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既定目标,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性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学生就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朱昭红等人(2012)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择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就业能力越强。王运敏等人(2012)的测量显示,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未签约学生,且有显著差异。

自我效能感之所以会对就业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动机及身心反应等中介过程,影响大学生的目标和抱负、结果期望、情感倾向及对阻碍和机会的判断和选择。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首先会估量自己的能力,然后选择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胜任的领域、职业、岗位和工作地区,而回避那些超出其能力的任务和环境。具体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更具有自信心、独立性和决断力,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特点和兴趣相匹配的职业及具有发展空间的岗位,主动地搜集相关信息,积极进行职业规划,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这有助于促进个人择业探索性和择业技能的发展,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提高职业选择的合理性,更好地进行职业准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择业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实际拥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二)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执行职业决策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强,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追求越努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进行积极的归因并及时调整自己,在良好的心态下继续坚持,这有助于提高其职业成熟度和就业能力。而自我效能感较低者会过多考虑个人的劣势和困难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遇到挫折后易将之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继而体验到强烈的自卑和焦虑,并会采取消极的退避行为或防卫行为,这就大大限制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使其经常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

(三)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的能力发挥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产生自我促进或阻碍作用。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较少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和困难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对环境缺少把控感,在就业过程中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这将导致焦虑、恐慌的情绪反应,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狭窄,阻碍其能力的有效发挥。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现状

(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足

Taylor和Betz(1983)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个体对自身完成准确自知、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向、制订计划、问题解决等五项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水平。万生彩(2011)的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

然而,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时,职业规划目标模糊,对专业和职场了解欠缺,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自我认知不清,因此,在做职业决策时缺乏主见,盲目从众。很多学生在就业前把主要精力用于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在求职时不充分考虑人职的匹配,而一味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高新职业,并将其作为就业“成功”的参考标准。大部分学生偏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并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导致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给他们的顺利就业设置了障碍。陈红霞(2013)的研究发现,在期望的就业单位上,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成为大学生眼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分别为34.1%、27.5%,仅有15.7%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在首选的工作岗位类型上,选择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分别占46.0%和30.5%,将技术辅助和服务性工作作为第一选择的分别有8.7%和5.1%,选择工业和农业第一线的仅有2.5%和1.4%。

上一篇: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探索 下一篇:三业并兴时 安阳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