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礼仪教育

时间:2022-09-01 05:39:18

我们需要怎样的礼仪教育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一辆面包车将2岁女童撞倒碾压后逃逸,路人无人伸援手,接着第二辆车也从女童身上碾过,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不闻不问,直至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面对如此冷漠的人情人心,我们似乎都在痛恨着这个社会的冷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已经到了淡如薄纸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泱泱中华,几千年的仁义礼智信到底还有多少留在我们的思想深处,伴随着我们及下一代健康地成长?从大社会折射出学校这个小社会,我们的学生在现阶段将要接受什么样的礼仪教育?

一、在失落的礼仪中学会取长补短

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进而言之,礼仪就是交往艺术,待人接物之道。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忽视了这些基本的礼仪,甚至于把不拘小节、玩世不恭当作“潇洒”,把满口粗话当作“玩酷”,遇见尊长不打招呼,面对顾客懒得微笑,公共场所不守公德……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

有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三口之家,父母都围着他转,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礼仪;上学后,天天上课、做练习,成绩最重要,至于礼仪什么的,正在慢慢淡出自身的思维视野,最多是跟着感觉走!在日本,当小孩子上学时,“尊敬”的概念就已深入脑海。因而,无论在什么场合,日本人都在鞠躬。例如,介绍朋友时,只需以30度角快速鞠躬;介绍职位较高的人时,需以70度角缓慢地鞠躬。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个细节是:日本人互赠名片时,要双手递接,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同样,在韩国,传统礼仪也弥漫在日常生活中。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年龄、地位分别选择不同的语气。除自己家人外,对比自己年长4岁以上的人不能使用不尊敬的语气。相比之下,我们却丢掉了太多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粹。

二、在扭曲的礼仪中尝试自我突围

当传统礼仪在中国社会普遍失落的同时,一些场合中的新生礼仪却出现了扭曲现象,不但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而且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现在的小学生也开始了豪华的生日派对,邀请众多同学参与,被邀的同学纷纷向家长要钱买礼物,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原本热闹欢欣的庆生活动被完全物质化、世俗化了,更有一些家长将生日宴会开到了酒店,成了一种摆阔、炫耀的过程。同学之间的帮助也被冠上了金钱的诱惑,我帮你,你买东西给我吃或者你买什么玩具给我等。礼仪不再是一种庆祝和友好,这种礼仪骨子里缺少了真诚与体贴。

一个文明的社会,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有最起码的礼仪。不过,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再加上传统文化的断裂,使我们缺失了起码的礼仪习惯。在拥挤的电梯,在嘈杂的大街,在现代的地铁里,人们神情漠然,我们不习惯向对面的陌生人投去一个友善的微笑,问候一声“你早”。“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尊重他人的氛围。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成为新的社会诟病。

三、在发展的礼仪中实践乐于助人

“为什么我们的路越修越宽,城市却越来越拥堵;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情却越来越冷漠;国家硬实力越来越强,软实力却仍遭诟病?”面对这些疑问,礼仪素质研究专家蒋Z萍教授感叹,“是到了该重视礼仪建设的时候了!”

现在国家积极提倡各种节日倡简删繁,教师节也不许学生为教师买礼物、送花篮,言语祝福远比物质的泛化来得让人心暖。学校开展“学雷锋情暖敬老院”活动,组织到市民政局敬老院,为老人献上美丽的鲜花、水果,为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洗衣服,帮老人梳理头发,为老人送上了美好的祝福……这些活动传播了尊老思想,宣传了敬老风尚,渗透了敬老美德。

现在社会上炒的最热的路遇老人摔倒,是扶还是不扶的问题,的确,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成年人自有成年人的思维意识和人际间的交往顾虑,怕承担不起应有的责任。但是对学校来说,我们绝不能提倡让学生“见死不救,见倒不扶”,教育的责任和育人目标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小悦悦虽然走了,留下了对众多路人的漠然的质疑,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的美好,如广西街头的救人事件不就是在小悦悦事件的影响之下成功走进人们视野的一次英勇壮举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容忍“我爸是局长”“我爸是市长”“我爸是纪委干部”的不良行为和卑劣心态者。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礼仪的社会中文明地走好每一步,在文明的社会中礼仪地做好每件事!

上一篇:探究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及有效利用 下一篇:用课堂探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