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时间:2022-09-01 05:14:28

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摘要:文中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河南相对资源承载状态,研究表明河南省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都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中相对土地资源是河南省的主要承载资源,对河南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起支撑作用。

关键词: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其妥善解决好“三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文中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相对资源承载力角度对河南省资源承载状况进行评价。

一、研究基础

1.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通过选定一个参照区,以参照区的平均生活水平和保持相应的物质生活水平所需的资源人均拥有量为标准,利用参照区与研究区的相关数据,计算出研究区域中的资源所能支持的一个合理的人口总量。

2.指标选取

根据河南的情况及数据的易得性、可比性等,选取其常用耕地面积和GDP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代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以全国为参照区域,计算出河南相对资源承载状况。

二、计算方法

1.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

Cl= Il×Ql……………………………………………………①

Il=Qpo/Qlo,Cl代表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Il代表土地资源承载指数;Ql代表研究区耕地面积;Qpo代表参照区人口数量;Qlo代表参照区耕地面积。

2.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Ce= Ie×Qe………………………………………………… ②

Ie=Qpo/Qeo,Ce代表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Ie代表经济资源承载指数;Qpo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eo为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Qe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

3.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

Cs=WlCl+WeCe…………………………………………………③

Cs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Wl、We分别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重,一般假设 Wl=We=0.5;则③式变成:

Cs=(Cl+Ce)/2………………………………………………④

4.承载状态判定

(1)超载状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Cs)小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即Cs-P

(2)富余状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Cs)大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即Cs-P>0;

(3)临界状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Cs)等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即Cs-P=0。

三、相对于全国的河南省资源承载力状态

1.河南相对于全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态

河南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87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人数增加了12.19%,超载人数减少了0.22%。在这个期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增加,超载状况有所改善。第二个阶段是1987-1995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人数增加了9.17%,超载人数扩大了112.11%。在这个期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增加,超载状况却在恶化。第三阶段是1995-2001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人数减少了21.91%,超载人数扩大了557.58%。在这个期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减少,超载状况更加恶化。第四阶段是2001-2010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人数增加了28.91%,超载人数降低了53.90%。在这个期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恢复、提高,超载状况得到改善。

2.河南相对于全国的经济资源承载力状态

自1980年河南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不断积累基本趋于逐年攀升态势,但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中,1991-1994年和2001-2003年河南的经济相对资源承载力有恶化现象,是因为这俩个期间河南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所以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出现短暂的恶化现象,但随着2004年中部经济崛起计划的提出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计划的肯定,河南的经济又回到高速增长态势,所以2004-2010年河南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有不断改善的态势。

3.河南相对于全国的综合资源承载力状态

1980-1998年河南的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持续增长趋势,进入伴随着相对经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下降和人口的继续增加1999年后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恶化。2004年以后河南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河南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也迅速提升,在多方面作用下,河南的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超载状态走向持续改善状态。

四、河南相对于全国的资源承载状态评价

研究表明河南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都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从总体上看,30多年内河南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占了绝大部分比重,河南省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河南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过程显示出,河南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在持续保持河南自然资源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Hardin.G.Cu1turalCapacity:AbiologicalApproablemtoHumanProblems[J].Bioscience.1986,36(9):599-604.

[2]Carey.D.Development based on carrying capacit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3,3(2):140-148.

[3]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1992:210-220.

[4]魏斌,张霞.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分析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本溪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04):19-20.

[5]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15~1033.

课题号:082400440630,课题名称:河南省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软科学)。

上一篇:“师爱”的真意 下一篇:武汉市新建住房价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