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波普 第3期

时间:2022-09-01 03:58:12

何谓波普?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波普艺术则名副其实。波普艺术家,利用现成的大众消费品,如罐头、饮料瓶、商标、商业符号等,涉猎各种生活日常用品或明星人物的图像,并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拼贴,变成有思想、有文化、无道德、无纪律的“百变金刚”。

本期,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与受他影响的艺术家郑国谷,一起降临于此,他们是来挑衅摧毁,还是普渡救世?摸摸你钱包的厚度,便知……

15分钟的永恒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1987)

作为20世纪波普艺术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他预言“在未来,人人都可成名15分钟”,而他却远不止15分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红得如此给力?

60年代的美国是纸醉金迷的时代,大家都追求新奇。而安迪·沃霍尔就正好给艺术领域和商品市场带来生气。他用丝网印刷工艺把、玛丽莲·梦露、猫王、可乐、汤宝罐、美元符号等图像“复制搬入”了美术馆,破除了艺术的界限。安迪·沃霍尔能够在一个画面上将猫王的面部特写重复36次,玛丽莲·梦露的面部和嘴唇特写分别重复25和84次……这些都直接体现了“我想成为一台机器” 的理想。艺术品本该有的独一性被打破了。

他21岁赴纽约发展,24岁崭露头角,涉足插画、设计、艺术创作、实验电影、音乐等领域。他创办以“工厂”为名的工作室,采取门户开放政策,让年轻人自由进出,成为纽约地下文化的集聚地。他自身也活跃于名流社会,以富有个人风格的着装,打造出个人“品牌”。

其实他的成长历程也对其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安迪·沃霍尔生于1928年美国匹兹堡,父母是斯洛伐克移民,战后在美国当煤矿工人。安迪便是美国和平氛围下成长的典型新一代劳工子弟。他自小恶疾缠身,神经系统失常导致四肢不能自主运动,猩红热又令其皮肤满布色斑,少年时代大都在病床度过。他的自卑感使自己成了一个宅男,在家期间不断听收音机及收集明星照片,培养出敏锐的潮流触觉。其实也在安迪的成长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堂拜占庭式的辉煌图像,在那个灰暗低迷的岁月里,共同构成了他童年对于图形丰富的感知。其后他攻读美术,毕业后便在各种摸爬滚打中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郑国谷与安迪·沃霍尔

郑国谷作为中国广东阳江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的成长经历,受到香港消费文化的影响。他和同辈艺术家通过电视、好莱坞电影的盗版 VCD 和电脑游戏了解西方和香港。他后来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主修版画。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同样出现了各种经典头像,还有不停复制与排列的艺术作品。无论是成长经历,还是作品形式,都与安迪·沃霍尔有相似之处。而被问及他是否有受安迪·沃霍尔影响时,他自己又会如何回应呢?

心理波普艺术家 郑国谷

与安迪·沃霍尔相比,郑国谷身上并没有过多时尚、名流的光环,他更愿把自己的艺术归于“心理”层面的波普。没有明确的标签,也让他的艺术来得更放纵横流。不管是光明正大地“窃取”,还是“游戏”艺术,他都坦荡荡、裸。

郑国谷,1970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成长于艺术世家。他曾加入大尾象工作组(林一林、陈劭雄、徐坦、梁矩辉),他们鼓励青年艺术家尝试表演艺术和概念艺术。2002年与陈再炎、孙庆麟创办阳江组,荣获06年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任教于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传媒设计学院。他的作品反映媒体、消费主义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他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摄影、大型装置、卷轴和混合材料。其作品曾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展出。

不靠谱 游艺风格

P:你也以安迪·沃霍尔的方式,把你所体验的“消费文化”植入你的作品中,你是否有受到他的影响?

郑国谷:在你看来,我也以貌似安迪·沃霍尔的方式,把所体验的“消费文化”植入自己的作品中,而安迪是美国波普艺术的标签,但我更强调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波普, 2007年在Basel,我非常喜欢一张他的“Mao”,一打听,一个天价,于是马上按下快门,就这样,这些在Basel出现的在当代艺术资本体制操纵下而令全球观众非常熟悉艺术家的作品——由于郑国谷“Basel”绘画的搞浑而变成了盲点。

P:关于消费文化,时代与潮流都在不停地变幻,你觉得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郑国谷:消费文化的变幻也是消费者心理的变化,而带来了时代与潮流不停的幻变,变来变去,还是心在转境,怎样变它都还有一个不变的,这就是我的态度,而不变的正是我们没法面对的,因不变的是消费文化的本质,本质是无形的,无形无法面对。

P:似乎你的作品颇具游戏性:以摩托车模型的小照片组合而成的《一万个客户》系列,可口可乐金属“雕塑”、油炸玩具坦克……为什么你喜欢“游戏”艺术?

郑国谷:“游戏”可让创作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而当代艺术是让人轻松的艺术,从这个角度看《一万个客户》、可口可乐金属“雕塑”、油炸玩具坦克这三件作品正是我艺术的“游戏三昧”

P:你曾拜街头流浪汉为师,你们是处于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郑国谷:老师是让学生不要成为行尸走肉的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个真正的老师并不以老师自居,而会变成他要教的对象的学生,再点化他。

P:在你的艺术历程中,你觉得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郑国谷:就是遇到了“我的老师”。

P:玩艺术那么多年,你最大的体悟是什么?

郑国谷:见好就收。

P:在你的艺术领域里,似乎没有不可能的事情,绘画、摄影、大型装置、卷轴和混合材料都应有尽有,以后还想玩什么呢?

郑国谷:当然还想玩没有玩过的。

P:对于艺术,你的信念是什么?

郑国谷:相信那些难以置信的。

欲念 帝国时代

P:你出生在阳江,你曾把阳江比作香港的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看似美好,却遥不可及,你以前最期待却没得到的是什么?你是不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很敏感的人?

郑国谷:是的,真的很敏感,当时的香港对于我来说,它看似昙花,却难得一现。

P:你从什么时候就计划在阳江打造4万多平米的“帝国时代”?大概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郑国谷:拼地始自2000年,建造始自2005年,大概的过程也就是2000年到目前之间的自强不息。

P:“帝国时代”对于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郑国谷:“帝国时代”对我来说是遍存,可以从虚拟的空间里走了再来,走到现实世界中来,然后又可回到虚拟世界去,就好象从一维走到无限维又回到一维。

P:“帝国时代”的主要规划是怎样的?目前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郑国谷:里面的主要空间规划还是以我的几个时期出现的媒介为主,摄影空间、文字绘画、综合材料空间、园林空间,目前进展到了精神绘画的空间。整个帝国是由这些空间支撑起来的。

P:你说以后没钱了,可以把这当养老院,那你以后也会把这选作“尘埃落定”的地方吗?

郑国谷:没有青春本钱了,可以把它当养老院,并非“尘埃落定”,而是入流忘所。

P:安迪·沃霍尔曾说“在未来,人人都可成名15分钟”,你也透露过“摄影”作品是易于传播成名的方式,你是如何看待“成名”的?名利对于你的艺术会有什么影响?

郑国谷:他说的是那个时候美国的现状,现在时空点不同了,不能作为所有准则,因“在未来,人人都可成名15分钟”,那是美国的幻觉,不能死记,但可活用,成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反物质,名利是艺术的附加值,当拿它来建造帝国这一作品的时候,它就是一种精神的游戏。

艺术展讯

艺术面对面 闲居雅乐·王子蚺作品展

“艺术面对面”活动是深圳美术馆实践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公共服务型美术馆的一项重要活动。展览展出深圳青年书法家王子蚺先生近年创作的30余件佳作。

展期:2013.1.18-3.18

地点:深圳香蜜湖社区青藤茶社

风·雅·颂 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开馆十五年来,广东美术馆以艺术史为线索在收藏工作中做了诸多探索,展览从馆藏中遴选出包括主流经典、当代艺术、民间工艺等最特色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既真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串联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缩影。

展期:2013.2.1-3.13

地点:广州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 广东美术馆

龙羊峡 中国画 关山月

153×130cm 1979年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

此展览是亚洲历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巡回展,展出来自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珍贵藏品。展示他横跨1950年至80年代的创作:绘画、手稿、丝网印刷作品、雕塑,以及他拍摄的电影和录像作品等。此外,还有一批他以宝丽来拍摄的自拍像和名人照。

展期:2012.12.16-2013.3.31

地点: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 香港艺术馆

安迪·沃霍尔《牛》

1966, 网印墙紙a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双模式答疑系统研究 下一篇:地铁车辆内部空间的人性化导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