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设计

时间:2022-04-17 06:40:09

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教学管理具有繁杂冗余的特点,探讨了基于网络实现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性能需求和数据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并重点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数据库系统的表单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管理;系统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10002

1系统需求分析

1.1性能需求分析

为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结构合理性: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应当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管理部门的分布式管理的需求,整个系统的结构应当具备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结构还应考虑到将来的伸缩和开放性。

(2)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及其它教学管理信息的处理必须要及时而准确,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就必须通过提高数据结构的合理性来实现系统对数据操作响应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系统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开放性:系统在开发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系统的开放性,方便将来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同时,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数据接口来提高系统的维护性。

(4)充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是应用于网络系统之上的,而网络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病毒等威胁。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加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5)人机界面友好:对系统进行操作的不一定是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有可能只是普通的学生或者老师,这就要求系统要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环境,便于用户进行教学系统的管理和相关信息的维护等操作。

1.2数据需求分析

(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很多情况下,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数据的存储和录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准确性,比如,学生的选课信息、学生的考试信息等,对于数据录入的实时性要求则一般。因此,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必须要保证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其次才是保证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实时性。

(2)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是面向整个教学体系的不同部门应用的,因此,不同的部门对于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需求是不一致的,不同的部门对数据的加工和存储要求也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整个系统能够面向分布式体系结构,对数据段分布式管理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满足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在不同的教学管理部门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情况下,数据依然能够保持一致性和完整性。

(3)数据的共享与独立性: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是满足整个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需求而存在的,因此,对于数据的共享性和独立性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而言,数据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对于网络系统或者是网站的依赖则必须具有独立性。

2网络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2.1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目前的教学管理任务和所需要完成的管理功能,基于网络实现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教学功能: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首先是要满足教学功能,即能够在该平台系统上实现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网络平台上,在网络平台上讲课、授课、布置作业、答疑、考核信息,同时该网络平台系统还应当整合诸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其它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档案和课程资源目录,从而满足网络教学的全部需求。

(2)教务信息管理功能: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的第二个功能便是实现教务信息的管理,包括对课程排课的管理、教室排课的管理、考务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竞赛信息管理、调停课信息管理等,这些教务信息的管理能够在校园网内实现共享,从而将原本各个相互独立的教务部门之间联系起来,真正在同一个网络平台系统下实现对全部教务信息的综合化信息化管理。

(3)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还是一个面向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学生通过注册账号和输入密码的方式登陆到系统,从而能够在系统内完成自己的选课、成绩查询、竞赛安排、资料下载等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系统面向学生的利用率。

2.2网络平台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目前,对于分布式网络教学系统,常用的开发模式有B/S和C/S。过去传统的开发模式是C/S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内进行,但是这对于大规模数据容量的系统而言,无疑会增加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近几年,逐渐出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B/S开发模式,B/S开发模式将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分别赋予不同的服务器去完成,实现整个系统负载的平衡,同时只需要安装普通的浏览器,即可实现对整个系统资源的浏览和访问,而无需单独开发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大大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工作量和开发难度。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Web技术支持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将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吸取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点,从而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并且能经济、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简化一部分客户端程序,同时能保证复杂功能的交互性和一般功能的易用性。此外,它还使得系统维护简便、布局合理、网络效率高。本文所设计的基于Web的教学系统相较于一般四层的B/S系统而言,在简化了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和独立性,使得基于网络实现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能够很方便地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综合化管理。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体系结构

2.3数据库系统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主要是指完成数据库的主要的表的设计,因为表是数据库中不同的实体、对象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最好说明,所以针对本教学管理系统的用户对象、功能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本网站系统的数据库主要设计了以下5个表:用户表、教务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教学资源信息表。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表1所示。

表1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

字段名12数据类型12说明id12自动编号12给用户自动编号nickname12文本12用户的注册昵称sex12文本12用户的性别age12数字12用户的年龄mailbox12文本12用户的注册邮箱truename12文本12用户真实姓名password12数字12用户的设置密码educationlevel12文本12用户的学历水平addtime12日期/时间12用户注册的时间address12文本12用户的通信地址contactmethod12文本12用户的联系方式major12文本12用户选择的专业信息course12文本12用户选择的课程信息school12文本12用户选择的院校信息teacher12文本12用户课程的导师信息collectedinf12文本12用户个人收藏的信息(如专业

介绍、导师资料等)processing12文本12用户自学的课程进度信息videoinf12视频12用户收藏的视频信息exam12文本12用户选择的考务信息grades12数字12用户的考试成绩管理信息course12文本12用户选择的课程信息questions12文本12用户的答疑管理信息answers12文本12用户的问题解答管理信息photo12图像12用户的照片设置信息exchange12文本12用户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信息remarks12文本12备注信息3结语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能够将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和教务管理信息等都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之上,大大提高了系统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利用的效率。本文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初步实现预期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提高综合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曲珍.基于J2EE架构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2]乐艺.高等职业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教务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3]杨旭峰.基于C/S/S三层架构的社保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09(5).

上一篇: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模拟在压铸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