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设计与实施效果的研究

时间:2022-09-01 03:50:47

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设计与实施效果的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丰富学校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2002年本课题组在国家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的领导、组织下,研究创作出了体现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适应新世纪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并通过创编前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后3年的跟踪调查,了解本套操的实施情况,为今后我国广播体操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体操;中小学生;幼儿

中图分类号:G8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44-03

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幼儿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阳光工程”建设,进一步丰富学校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2002年国家教育部组织了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创编。在这一背景下本课题组接受了教育部交给的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研究与设计任务。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创编实践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创作成果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和中央教科所的领导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市教委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本课题组研究创作出了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含5套广播体操,即:幼儿广播体操《世界真美好》、小学生广播体操《雏鹰起飞》和《初升的太阳》、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和《青春的活力》),并撰写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报告。2002年通过教育部举行的新闻会向全国推广。

2.2成果推广情况的调查结果为了解本套操的实施情况,为今后我国广播体操的创编和改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广播体操推广后,经过3年多的时间,本课题组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广州、厦门、南宁、昆明、长沙、杭州、武汉、西安、太原、沈阳、大庆等城市中的部分学校(表1)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

2.2.1总体评价调查表明本套操在推广过程中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体现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适应了新世纪我国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表2)。

2.2.2对广播体操动作设计的调查结果通过问卷和座谈形式,对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广播体操动作的规范程度、难易程度、审美程度及动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2.2.2.1动作的规范程度调查表明(图1),目前在推广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广播体操的学校中,77.7%教师和77.5%的学生认为其动作规范,适合学生的学习,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经过统计,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949,学生与教师的观点基本一致。

2.2.2.2动作的审美程度调查表明,这五套操在动作规范化的同时,也注意了编排的优美性,动作富有美感,能够体现时代特色。其中认为这套广播体操“非常优美"和“优美"的教师为47.8%、学生为44.8%,其审美性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共认。

2.2.2.3动作的难易程度调查所见(图3),学生中认为这套操的动作较为简单(非常容易+容易+一般)的比例为69.3%,教师为70.7%,教师和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2.4动作内容的丰富程度从学生和教师的问卷中可见(表3),认为这套广播体操内容“丰富"和“非常丰富"的比例较高,学生达到了62.6%,教师达到了56.3%。说明目前实施的广播体操中所包含的运动元素较多,如健美操、迪斯科、舞蹈、游泳、滑冰、高尔夫、武术等元素。这些运动元素的组合与变化,使现在的广播体操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2.2.3对广播体操音乐的调查音乐是广播体操的灵魂,广播体操的动作在音乐的衬托之下,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在音乐上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突出音乐的主题,强调音乐的完整个性,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欢快。首次在广播体操中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完全取代口令,从而在做操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美的理解,体现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受到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高度评价和强烈反响。

此外,调查结果表明(图4),学生和教师均普遍反映音乐的节奏需要进行调整,最好能够再加快一些,提高运动的强度,教师中有57%的人认为应加快速度,学生中也有48%的人赞同。

2.2.4对广播体操作用的调查针对这套广播体操的作用问题,除完成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报告外,我们还对师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认为广播体操对广大学生的作用分别表现在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体质,改善了精神面貌,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体育意识等方面(表4)。学生们更愿意参与课间活动了,更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

2.2.5对广播体操需要改进内容的调查对目前广播体操中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访谈的结果(图5),可归纳为:1) 加强趣味性;2) 增加协同合作内容;3) 适当加大运动强度;4) 针对性地降低一些难度。

2.3成果分析2.3.1教育性原则这套系列广播体操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措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思想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提高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2.3.2健身性原则这套系列广播体操为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使操的动作设计健美大方、舒展顺畅,运动负荷适宜,运动强度曲线合理,令学生身体得到较全面的活动,收到良好的锻炼实效。

2.3.3针对性原则这套系列广播体操在创编中注意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设计各套操的风格、动作类型和运动量;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广大城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握操的难度;针对广播体操主要是在课间操练的时空条件,确定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保证这套系列广播体操得以切实、顺利地推广普及。

2.3.4创新性原则这套系列广播体操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1) 首次为广播体操命名,为幼儿操配歌谣,以增加德育与智育的因素;

2) 首次不为广播体操配口令,突出音乐的主题,提高音乐的完整性与个性,以加速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3) 不限于以往广播体操那种基本为站在原地、按照从头部到下肢运动的顺序做操的方式,采用以全身运动为基础,以身体某部位运动为重点,增加连续的脚步移动的运动形式,设计了前后呼应的预备节和结尾部分,有的操还设计了过渡段,从而对广播体操传统的结构模式做了一定的改革;

4) 汲取了更多的为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元素(如:健美操、迪斯科、儿童舞蹈、游泳、滑冰、高尔夫、武术等),加以改造,以丰富操的动作语汇,体现时代特点,提高学生做操的兴趣;

5) 在教法提示中给学校以创编队形、学生互动配合及男女生不同练习内容设计的指导等,以增加操的活力和观赏性,并为组织广播体操表演提供参考。

3结论与建议

1) 大量跟踪调查与研究表明: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创编设计体现了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四项原则。为进一步丰富学校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起到了切实的作用,受到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欢迎。

2) 这套系列广播体操在创编方面体现出一系列特色与亮点,为今后我国广播体操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建议在今后的设计中,再增加些趣味性与协同合作的内容,运动强度还可适当增加,并有针对性地降低一些难度。

3) 目前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已在香港部分大中小学得到了初步推广,受到欢迎,建议将其进一步推广到香港更多的学校及澳门地区。

上一篇:关于乒乓球竞赛中计分方法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王皓乒乓技战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