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时间:2022-09-01 03:00:48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技术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并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源泉”,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新学习的高效课堂,是我们现在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以下是我自己的观点可以和老师们分享一下: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吸引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心力交瘁……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可见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朝教师预设的目标前进,课堂管理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例如,在Photoshop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更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了名为“45分钟畅游世界”的内容。上课开始时,教师问:“你们谁想45分钟环游世界?”,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接着教师又问:“我这里有许多世界各地美好风景的图片,我用数码相机给一个同学照一张照片,大家帮他制作畅游世界的图片好不好?”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老师给一个学生照了一张数码照片,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接收完照片和世界风光的图片后便开始制作了。学生们热情高涨,遇到问题积极讨论。最后,教师又展示了学生的作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问学生:“这样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问到的每个学生都讲了自己的具体操作步骤,这样老师也就完成了总结知识点的环节。这堂课的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了解要想完成这些效果,需要用到Photoshop中的各种技巧,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二、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合理利用益智型小游戏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如果只是枯燥的照本宣科,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教师可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该学龄段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游戏的特点,教师可恰当地运用游戏,把学习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认识鼠标”一课主要练习操作单击、双击和拖动。老师可通过让学生玩“扫雷”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操作;运用“空档接龙”、 “纸牌”等智力小游戏来学习鼠标的拖动。在达到“快乐学习”的同时,又在玩中提升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初中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注意力不能长久、自制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游戏和娱乐很容易“着迷”,而对于打字、绘画、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兴趣并不浓,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他们打字、绘画、搞设计,学生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适当安装一些益智型小游戏,从而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了学生智力,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其实游戏也不是不能玩,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在信息课堂中游戏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课前就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建立一个尺度,让学生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充满情趣和诱惑力的课程。

三、给予学生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

点滴的成功对于学生都是进步,都是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中可以通过回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每个小成功都要给予肯定,教师要充分利用“真不错”、“很好”、“你真棒”这类的词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同时,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每节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几项任务,分层次指导,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其它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发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甚至更多的任务。

四、成品展示,延续乐学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成品评价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作品展示时,即使是一个不理想的作品,也要找出它闪光的地方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从中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让欢笑充满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同时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看成一门必修课,为学习、生活服务,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

上一篇:浅谈高中体育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下一篇:培养创新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