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时间:2022-09-01 02:33:50

寿光市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摘 要: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的运行状况,深入剖析工业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关键词:工业;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07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寿光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一定调整。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和国内“三期叠加”的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

1 “十二五”以来工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增速放缓。“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营业务收入由刚进入千亿元向两千亿元前进,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增速由两位数降为个位数,呈现前高后低。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860.5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3.7%,当年增速由2011年的35.3%降至2015年的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9.6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3.4%;户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亿元;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由2011年的30.9%降至2015年的7.9%。

(2)工业重型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是工业化进程的一般性规律。由于重工业具有产业链长、市场需求广、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强等特点,因此重工业化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重快轻慢”的发展格局,2015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1414.1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6.5个百分点;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6.0%,比2010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3)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道路,综合水平和竞争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57.4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2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7%,比2010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4)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凸显。“十二五”期间,全市大型骨干企业紧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201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74家,比2010年增加87家;其中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比2010年增加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5%,比2010年提高27.6个百分点。全市大中型企业达到65家,比2010年增加22家。

2 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较为缓慢。“十二五”期间,全市积极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较为缓慢,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相互关联度不高。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居前九位的大类行业与2010年全部相同。从位次上看,仅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医药两个行业分别前移了3位、1位、1位,农副食品、汽车两个行业分别后移了2位、3位,居前3位的行业及位次与2010年完全一致,依次为化工、钢铁、造纸;从产值占比上看,化工、钢铁、造纸三个行业变动较大,变动幅度依次为提高6.3和下降3.1、1.8个百分点,特别是化工由1/4增长到近1/3。

从产业构成看,全市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支柱行业大多属于“高能耗、高投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产业。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48.8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0.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4%,比2010年降低2.1个百分点。全市高耗能行业完成产值983.1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8%,比2010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94.3亿千瓦时,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6.4%,高于产值增速2.7个百分点。

(2)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获得了平稳较快增长,但工业经济发展内在的质量和效益没有得到同步提升,部分效益指标不升反降。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8.0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6.5%,低于主营业务收入6.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36.7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7.2%,低于主营业务收入6.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与2010年相比下降1.9个百分点,低于潍坊市0.2个百分点、全省0.7个百分点,全国0.6个百分点。

(3)高端产业发展遭遇低端化瓶颈。“十二五”期间,虽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依靠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发展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的是产业链最底层的加工制造环节,相当一部分产品属于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进行的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核心技术及部件无法自主生产,产品附加值较低,受此影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高收益、高附加值的特征。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

3 进一步促进工业优化升级的建议

当前,全市工业已经处在向工业化后期加速过渡的关键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逐渐步入上升通道,在化解过剩产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十三五”期间,低速平稳增长将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新常态,重中之重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顺利实现“腾笼换鸟”,形成全市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1)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一是对传统产业的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或升级,使传统产品从大路货变成高新技术集约的新型产品;二是采用或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提高传统产业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三是促进传统产业由以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转变,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

(2)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政策的落实。一是加快落实相关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加快新兴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推动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努力为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完善治理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克服同质化竞争严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走差异化精品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4)着力构建优良的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高技能人才,以及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积极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通过有序流动、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

(5)着力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一是调整和优化银行信贷结构,扩大中小企业、中长期信贷资金的比例和规模;二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在证券、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活力;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和效益。

上一篇:聚焦军队好干部标准 提升干部工作质量效益 下一篇:浅析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