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20例分析

时间:2022-09-01 02:01:09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20例分析

作者:黄登朝 孙守波 贺志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外伤后年龄小于14岁,GCS3~8分,伤后昏迷再昏迷时间在6h以上。由于小儿与成人的颅脑解剖及病理生理有不同的特点,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93例,女27例;年龄在6个月~14岁,平均年龄6.54岁。

1.2 致伤原因 车祸87例,坠落伤13例,跌伤8例,打击伤4例,其他伤8例。

1.3 损伤类型及主要合并伤 本组闭合性颅脑损伤103例(85.83%),其中脑挫裂伤3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7例,硬膜外血肿28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4例,多发血肿1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7例(22.5%)。合并颅骨骨折者84例(70%),其中粉碎性或凹陷性骨折65例,颅底骨折15例,伴四肢骨折30例。闭合性胸腹部损伤6例,癫痫4例,硬膜下积液3例。

1.4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本组患儿以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呕吐为主,部分患儿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如高热、呼吸功能障碍等。入院时全部进行了头颅CT检查及X线检查。

1.5 治疗与结果 本组57例患儿施行手术治疗,根据伤情行血肿清除,内外减压或血肿清除术,开放性颅脑损伤行清创术。脑脊液漏行保守治疗,超过1个月者行硬脑膜修补或填塞术。非手术治疗63例,给予吸氧、脱水、抗渗出、抗休克、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对估计昏迷时间较长,有呼吸道梗阻者,尽早行气管切开。对有中枢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人工冬眠、冰帽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即给予恢复脑功能治疗。有4例于入院后6h内死亡,2例于7日内死亡,其余114例患儿按GCS标准,于伤后1年内随访,结果为:痊愈103例(90.35%),中残3例(2.63%),死亡8例(7.02%)。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占25%,而脑内血肿及硬膜下血肿则分别为3.33%、2.5%,多发性血肿占10.08%。其原因多系:(1)本组与完全性脑损伤的大宗案不同,所有病例均选择重型病例。(2)本组患儿主要以机动车撞伤、坠落伤为主,颅伤、脑伤及四肢伤均较重,本组合并有颅骨骨折者高达66.7%,且多数为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容易在暴力作用处造成血管的断裂,静脉窦的破裂,硬脑膜与颅骨的分离。产生硬膜外血肿。本组28例硬膜外血肿,有4例并无颅骨骨折(手术中确诊)。这比成人无颅骨骨折引起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为高 [1] 。这是由于小儿颅骨弹性大,在外力作用时,易产生变形,在受伤的瞬间,使颅骨与硬脑膜分离,形成间隙,其通过血管被撕裂造成出血。故对X线片显示没有颅骨骨折的小儿,应做常规头颅CT检查。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重而且复杂。伤后原发性脑损伤重、原发性昏迷重、时间长,本组中有1例昏迷长达15天。部分患儿意识可表现为模糊,与实际的脑损伤程度不一致。涉及到丘脑附近的血肿或挫伤,即便CT表现损伤很小或血肿很小,昏迷时间也很久。本组中15.30%的患儿有高热,2.50%患儿体温不升,还有18.34%的患儿血压不稳,并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紊乱,这些多因小儿脑发育不健全,脑干网状结构机能未健全有关 [2] 。

小儿对外伤的代偿能力较成人强。这就意味着当小儿出现脑疝时,颅内的代偿已发挥到最大值,必须尽快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这是降低颅内血肿患儿死亡率的一个原则。本组有8例死于脑疝,且死亡均发生在手术后36h内。小儿对颅内压急剧变化的代偿能力很快发挥到顶点,一旦发生脑疝,此时即便是清除了血肿,也在短期内很快死亡。积极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本组死亡病例中,有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肺部感染后呼吸道梗阻。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呕吐频繁,小儿气道短,容易误吸而引起梗阻。是以对估计昏迷时间较长者应早期做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对失血的耐受性差,往往很少出血即可发生血容量不足,引起循环衰竭。因此,对合并有胸、腹伤、骨折等患儿,应及时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循环。对合并有高热者应及早降温,必要时用人工冬眠。对于有神经损伤的患儿,应尽早给予脑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能德,瘳文满,毛伯镛,等.无颅骨骨折的硬膜外血肿37例.中华外科杂志,1985,23:553.

2 蒋先惠.小儿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3-151.

上一篇:改进手术方法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下一篇: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内皮素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