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消费心理分析

时间:2022-09-01 12:49:22

新时期农民消费心理分析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民消费状况受到更多关注。加强对新时期农民消费心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要引导农民建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建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消费观,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 消费心理 消费观

农民消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中,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发生巨大变化中,农民的消费心理行为既有原来的典型特点,也呈现出新的消费特征,同时产生一些不合理消费。加强对现阶段农民消费心理了解,有助于正确引导消费,促进农民形成科学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消费,还有助于增强农民身心健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新时期农民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

保留的主要消费心理。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消费有了很大变化,但仍保留一些原有的典型特点。

消费倾向于实用:近年来我国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农民收入提高较大,但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农民的消费水平还是不高。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有限,农民在购买中更在意商品的实用性,倾向于选购价廉物美、经久耐用、质量可靠的商品,而对商品的外在包装、总体设计、品种式样等因素不十分看重。

求廉动机强烈: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在选购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价格因素,更少关注款式变化、性能改善。多数农民消费者对低档的、大众化商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选购商品的基本准则是便宜实惠。不少农民有这样的观点,生活用品能少花钱就尽量少花钱,能节省就尽量节省,能不买的就暂时不买。

储备性动机明显:农村的交通运输状况虽然得到改善,但仍有许多地方交通不便利,商业经营网点设置比较分散,加上农民预期收入不稳定,以及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等原因,农民消费呈现较强的集中性和储备性。

偏重于节约:据有关资料显示,有97.4%的农民存在节约消费心理。在生活中,许多人都遵从节约的消费观点,因此,平时的购物计划性很强,不乱花钱,手中有钱就争取多积蓄,以备将来办喜事办大事时使用。

注重便利:受地域的影响,目前乡镇成为了农民的消费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乡镇集贸市场变化很大,街道扩展,店铺增多,商品逐渐齐全,服务日益完善,基本上能满足农民购买需要,农民消费的绝大部分都在乡镇,对乡镇便利店的依存度很高,以日用品、食品、家用电器为例,70%以上的人都首选乡镇便利店。

农民消费出现的新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和中央“三农”政策的实行,农民除了传统的农业收入以外,还有外出务工等收入,总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消费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膳食结构、服装、住房、交通工具和家庭耐用品等。膳食结构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用于主食的消费在减少,用于副食方面的消费不断上升,牛奶、水果和部分保健食品进入许多农民的日常消费中;服装日趋美化:农民在不同季节添置新衣,追求外表美观、款式新颖的衣服;住房越来越宽敞舒适:在广大农村,上坯砖瓦房越来越少,有部分农民住房的室内装潢精致,档次较高;交通工具日趋多样:近两年农民购买汽车的数量猛增,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耐用品向高档化进展:随着传媒工具彩电、通讯工具手机、交通工具摩托车等在农村普及,一些高档的家庭耐用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电脑已开始在农村“安家落户”。

崇尚城市消费心理。农村消费者有这样一种消费特点,他们模仿城市消费,把城市尤其是县城,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农村消费城市化”开始崭露头角。对于部分收入较高的农村居民,他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不仅在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而且在文化、娱乐、教育等精神生活方面,以及服务消费方面不断向城市居民看齐。

基础设施促成的消费偏好心理。农民购买有关产品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基础设施的限制,进而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偏好差异。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等方面各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消费支出结构有明显不同,在家庭耐用品如家电或交通工具的购买和使用上出现很大的差别。

不合理消费心理。在农村农业得到发展,农村经济得到改善时,农村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消费现象。

求同和攀比心理。在农村中,消费求同和攀比心理一般要比城镇表现更为突出。许多农民不是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主观需要来决定消费行为,而是以他人的消费行为作为参照,个人在消费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同一区域的农民看重乡里乡村的消费习俗,在意自己的消费行为引起的反响,担心自己的消费跟不上群体,被乡亲看不起。这种求同消费心理,使农民形成了以约定俗成的规则和邻居们的先例来消费,它会阻碍农民消费内容的扩展,减慢了农民消费结构优化的进程。在办大事的攀比中,可能导致了有些低收入的农民背上了沉痛的负担,短时间内生活窘迫;也可能因为过度消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这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重点节日过度消费。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把积累下来的钱用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几项大事上。在一年中重点节日,农民舍得消费,往往一改以往的节俭习惯,奢侈一把,尽情消费,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资金,大量购置物品。有些人办喜事不惜举债来摆阔,大操大办,以至于欠下大量债务,多年生活穷困。这种过度消费,不仅浪费了钱财,也不利于农民改善生活,甚至可能形成“平时消费节俭,节日过度消费”的消费模式。

人情消费大、出现愚昧消费。我国传统上就注重人情交往,在人情方面的消费一直占有较大比例。遇到邻里乡亲有婚丧嫁娶时,要互送礼金,这部分开支也不小,要花费农户相当的收入。农村中存在一定的愚昧消费,有些农民将平时辛苦赚来有限的钱用来修坟造墓,在建造坟墓时耗资巨大,造成极大的浪费。有些地方迷信思想严重,仍花费许多钱财在建庙敬神上,这些都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科学的消费观念,既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关系着农业农村的持久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建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科学的消费观是以生活方式健康化、文明化为特征的消费观,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既反对消费过度也反对消费不足。消费过度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满足某种欲望,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给我们所倡导的科学文明、节约环保的消费主流带来不利影响;而消费不足不能提供人们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导致人的智力与体魄得不到健全发展。科学的消费观既不是为了追求欲望满足大搞铺张消费,也不是处处节约,不舍得花钱,抑制自己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消费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心智和身体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要求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消费结构,最终实现人的智力、体力、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能享受文明带来的成果,而且还能进一步创造更多的文明。

建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消费观。协调发展的消费观是指我们当前的消费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不能过于“滞后”,也不应过于“超前”。虽然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消费。但我们思想不能落后,消费不该保守,既应有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观,也要适当吸收西方文化中先进的消费观念,以提升消费水平、消费境界。个人在消费中要根据自己收入状况和自身需要安排消费,不盲目攀比。

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生活中人们的消费理念很重要,它将决定个人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正确、合理,能使个体自主进行消费,产生更多文明、高效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不合理将导致盲从、愚昧、低劣的消费行为,因此有必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各级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农民宣传正确的消费理念,使大家认识怎样消费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怎样的消费既有益于自身也有益于社会发展。要让农民消费者明白: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共同提高才能算是消费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要在人的消费活动中得到体现。

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消费方式不正确,农民的钱财没有得到合理使用,不能取得良好的消费效益,因此,要通过消费教育,以提高消费效益为目的,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注重消费内容,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要大力推行。这样农民在平时进行消费时能够理性地支配资金,不随意使用钱财,不搞铺张浪费,最大化利用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让农民能够做到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收入,全面兼顾,重点突出,科学使用资金,合理支配用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等方面的费用,逐渐形成合理安排、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统一。(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上一篇: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策 下一篇:推进包容性增长与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