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本质与报酬关系探讨

时间:2022-09-01 12:48:36

财务风险本质与报酬关系探讨

一、风险认识

对风险不同认识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强调风险损失的“危险损失观”,认为风险是可能发生的未来危险和损失;一种是强调差异性的“结果差异观”,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之间的差异;还有一种则强调事件不确定性的用“不确定性观”,认为风险是事件的未来不确定性。现代普遍观点是,用“不确定性”来归纳风险更具有普遍代表性。通常对风险认识遵循“不确定性”观。

不确定性分为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客观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未来可能性,是指事件结果本身的不确定,主观不确定性是主观预计的未来可能性,是对事件认识的不确定。而一个事件要成为风险事件,必须是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的结合。

不确定性只是风险产生的前提条件。客观确定性提供出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而主观不确定性提供感受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人们对于未来结果的期望,源于客观不确定性及其结果差异的存在,也包含了主观不确定性提供的衡量和感受风险程度的期望标准,是二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表述。事件的结果本身没有有利和不利的差别之分,有利与不利取决于人们的意愿和接受能力,而有利与不利的性质差别产生了风险。所以,期望作为人们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人们衡量有利或者不利结果的标准,继而成为风险的判断标准:与期望结果的偏离即可以认定为风险。可以看出不确定性向风险转化的路径:不确定性期望结果风险。

风险事件具有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态,自然形态指风险总有其不利的一面,而社会形态则强调其也有有利的一面。不联系管理行动来谈论风险只是一种危险,而联系管理行动来谈论风险则是一种价值。风险价值来源于人类的智力劳动,对未来的预计、判断和控制的管理智力劳动,它是一种社会转移价值,是社会报酬的重新分配。一个事物总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风险价值的“质”,是凝结在风险事件中的无差别的智力劳动;风险价值的“量”,是作用于风险事件的有差别的智力劳动量,即预测偏差。社会预测偏差的程度即是衡量风险价值大小的尺度: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低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社会还是按照公认偏差程度给予风险价值补偿,有可能取得超额的风险报酬;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等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就能够获得正常的、足额的风险价值量;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高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超出公认预测偏差程度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这部分差异得不到风险报酬的补偿,只能按公认偏差程度取得风险价值量。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的产物。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子,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而资本流通过程的困难就是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随着资本形态的转化,资本价值风险会从货币资本形态体转移到商品资本形态体,再转移到货币资本形态体中,而财务风险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转移和积累,所以财务风险的实质就是资本价值形态转化中的不确定性。在价值形态转化质的方面,表现为价值形态变换的困难,例如再投资风险,资本产出风险等;在量的方面,表现为资本价值在形态转化中耗损减值,如购买力风险,资本支付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与报酬矛盾

财务风险与报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财务风险是实现资本增值的内在障碍,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资本增值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财务风险又是取得超额增值的外部条件,没有财务风险的存在,资本的增值性难以充分实现。

假如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在面对财务风险与报酬的矛盾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以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呢?假定a,b两个投资者面临一个能够取得R元报酬,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不冒险,将平分未来的投资报酬R。如果一个人采用一些特别的管理行动(冒险),可以独占未来投资报酬R,但为此要付出K元的风险管理成本,这样,采取行动的一方实际将得到(R-K)的报酬,但会损失既得的平均利益R/2,不采取行动的一方取得另一方的风险报酬K。如果两方同时采取风险行动,则都只能取得(R/2-K)的报酬。

第一,是否选择风险行动,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表2和表5两个博弈的结果完全相反,就是因为风险代价的大小不同。每一个参与者在做出选择时,都会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冒风险的代价越大,那么行动会越趋于保守。

第二,是否选择风险行动,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表3和表4两个博弈的结果表明,风险的选择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由于对手的风险损失可以成为自己的相对风险报酬,所以当对手冒险时我方可以坐享其成。当对方不采取风险行动时,我方也可以主动去谋取绝对的风险报酬。

第三,不能完全舍弃风险。如果双方都采取不冒风险的行动,则都可以取得无风险的基本报酬,但如果其中一方采取了冒险的行动,则我方的基本报酬可能会被他方夺走,遭到相对的损失。表3中,选择不冒险的一方将被选择冒险的一方夺取200元的报酬,其基本报酬遭到了损失。

第四,选择风险也可能遭受损失。表2中,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冒险,那么分别取得500元的报酬,会优于双方的均衡选择。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每一方的最优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最优选择,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表5中的竞争得到了消除,这是由于风险代价太大,双方选择了联合。当经营者的风险代价小或者承受能力强时,会争夺风险的超额报酬,而当风险的代价太大时,收购、兼并、合并等产权经营方式就会得到大家的青睐,在联合机制中谋取管理、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以消除双方摩擦冲突的财务关系风险。

三、财务风险与报酬均衡

根据资本边际效用递减假设,损失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大于增加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因而可以得出风险厌恶假设。根据风险厌恶假设,风险越大,风险厌恶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报酬作为补偿,使风险和报酬达到均衡。风险厌恶假设认为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低于无风险项目,投资者会选择无风险项目;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大于无风险项目,投资者会选择风险项目;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与无风险项目相等,那么两个项目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差异的。因而,是效用价值在风险和报酬的均衡过程中充当了匹配的标准。

风险与报酬均衡进一步表达为等值效用原则:当风险程度提高时,报酬要提高到足以使预期效用与原效用相等的水平。风险与报酬均衡的关键是将风险程度转化为风险报酬率。根据等值效用原则,风险与报酬均衡的标准是效用等值。效用无差异曲线正是报酬与风险均衡所形成的等值效用曲线,如图1所示:

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后,风险是指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因而,可以把Q替换为衡量系统风险β。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可由证券市场线来描述:

Ki=Rf+β(Km-Rf)

其中:Ki是必要报酬率,Rf 是无风险收益率,(Km-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

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其系统风险的β值是不同的,因而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将不一样,最后导致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不一致。从而使不同的投资项目在风险与报酬上达到了均衡。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编辑 向玉章)

上一篇:商业零售企业不同促销方式税务筹划 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