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监管路在何方?

时间:2022-09-01 12:36:15

P2P监管路在何方?

2015年,中国P2P行业的节操可谓碎了一地。在这尚未结束的一年,就有近1000家P2P平台跑路。其中,9月上线189家55家跑路!10月上线150家47家跑路!难怪业界人士慨叹,在这个骗子横行的时代,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理财、潘吭蛩烙P2P!

毫无疑问,中国的P2P行业已经走到了需正本清源的关键节点。否则,原本是中国传统金融体制有益补充的P2P行业,不仅存在死于自身体内毒素发作的隐忧,而且中国金融的系统性安全也极有可能被其毒素所染。在生死存亡之秋,P2P监管细则的尽快落地,不仅是投资者的呼声,也是那些真心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的共同心声。

那么,在乱局之下,为什么我们的监管部门不能站出来,尽快制定一套大家认可的游戏规则呢?实际上,我们的监管部门也并未不作为。作为新生事物,决策层对P2P行业的态度并非一味抵制和戒备,而是顺应中国金融发展的需要,从包容、鼓励开始逐步走向引导规范。只是受制于中国金融传统监管体制的格局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复杂性等因素,决策层对P2P监管的态度慎之又慎,P2P的监管力度未达预期,监管细则的出台时间也一再落空。

其实,不仅是决策层,包括P2P行业的各方参与者也希望尽快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P2P监管之路。从英美等国的P2P发展经验来看,P2P的监管不仅是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P2P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的监管理念、架构、举措,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模式及行业的市场格局。

正因为兹事体大,有关部门对P2P监管细则才一再调研论证。那么,在行业人士眼中,中国的P2P监管又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呢?是美国式的严格监管的道路,还是英国式的适度监管的道路?在本期的研究报告《P2P监管的困境与突破:中国P2P监管体系研究报告》中,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在对英美两国的P2P监管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还对中国P2P行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调研,以了解中国P2P监管的难点和突破点。在业界人士看来,固然英美等国,特别是英国对P2P的监管理念对当下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英美两国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P2P的监管路径,必然是在借鉴英美监管道路的同时,立足国情、扎根本土,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监管体系。

2015年是令P2P行业揪心的一年,即将到来的2016年,P2P行业会过得安稳些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布局方向 下一篇:新能源车呼唤“新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