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十一五”开局年的工业经济工作

时间:2022-09-01 10:36:11

努力做好“十一五”开局年的工业经济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做好2006年的工业经济工作,为“十一五”起好步至关重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长14%以上,利润增长15%以上,亏损额下降5%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两项资金占用升幅控制在5%左右;列入“三个一批”的150户企业完成改制任务;100家大型企业增加值长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民营经济增长15%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抓好新项目的开工投产,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全省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85个,可新增产值500多亿元,折算增加值170亿元左右,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左右。另外,各地还有400多个新增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增加产值200亿元左右,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左右。这些项目是全省工业增长的重点所在。各地要把这些项目的投产作为工业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帮助企业解决好新项目投产中的困难,使项目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二是抓好节能降耗。目前,湖北省工业能耗利用率偏低,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6%。各地要积极探索节能降耗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节能降耗促进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三是坚持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各地要认真分析重点亏损企业的具体情况,帮助企业制定扭亏增盈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止亏、减亏、扭亏工作,尽快扭转亏损额上升的局面,努力提高工业企业整体效益水平。

二、努力解决瓶颈制约,不断破解经济运行中的难题

继续做好煤炭采购调运工作,建立完善煤炭产运销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发供用电工作。加强需求侧管理,做到有序用电、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认真做好交通运输协调工作。对煤炭、粮食、化肥等物资运输要重点协调,以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提高水运比例,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尽力做好资金协调工作。继续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向银行推荐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争取金融部门增加信贷品种,不断扩大对工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授信面,增加授信额度。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2006年的国企改革主要突出产权改革、“三个一批”和巩固改制成果三大重点,全面完成五大改革任务:一是列入“三个二批”的50户大型国有企业和100户国有骨干企业要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二是督促完成省直部门与所办工商企业脱钩改制任务;三是全面完成中小企业改制任务;四是积极支持中央在鄂企业完成年度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任务,促其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五是加强省管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实现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水平总体高于全省企业平均水平。

四、促进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和民营中小企业既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要继续实施县域经济“特色工程”,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发展产业集群、建立服务体系等多种举措,在推进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2006年有700到1000家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县域工业增加值占

全省工业增加值比例超过60%,再通过3年的努力,使湖北省规模以上企业达到l万户。

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抓好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通道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客运配套设施和安保工程建设,加大公路危桥及乡镇渡口改造力度。抓好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全面启动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汉江、引江济汉两条水运主通道、江汉平原航道网等骨干航道建设。抓好武汉城市圈交通网络建设。尽快使武汉市七条高速出口路、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抓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统筹铁、水、公、空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华中现代物流中心区创造条件。

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

要从全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中吸取教训,警觉起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要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深化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各类重特大事故。建立全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追 日 第2期 下一篇: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