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范例

时间:2022-09-01 10:22:51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例

摘要:现代教师大都过分关注教案的创作,尤其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然而,和教案同等重要的说课范例,即说课的重点、说课的步骤等,却受到教师们的忽略。本文以《四季》为例为以后的说课提供一个范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说课 四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56-02

1 说教材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一)后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本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四幅插图色彩明丽,是一篇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教材。

2 说学情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已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农村孩子学习能力薄弱,并且刚进入识字教学,所以识字方法、写字方法还需进一步巩固加强。孩子们缺乏朗读实践,课堂中可能会出现唱读现象。

3 说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内容的特点、《课标》中对低年段学生识字和阅读的要求以及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的要求。所以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3.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趣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3.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感受四季的美,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 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朗读教学,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四季的美,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 说教法学法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为了给学生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我拟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法、想象练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示图画,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同时,采用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并通过创编小诗,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在这一课我重点指导学生用朗读感悟法、自主学习法、游戏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

6 说教学过程

为了创设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使学生学有所获,这一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识记生字,感悟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巩固,指导书写。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如下:

6.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于是,上课之初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四季图片,并配上诗一样的语言,介绍大自然妈妈的四个女儿,从而引出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并板书四个字。告诉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随机板书课题“四季”。学生齐读课题。

6.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0分钟)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先欣赏课文的动画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学生边汇报我边贴图。这样的设计培养了低年级学生倾听的能力以及观察的能力,同时有趣的动画还可以再次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这时候,孩子们一定非常想读课文,于是,我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接下来的识字教学奠定基础。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三步识字环节:

(1)拼读生字,记音。我巧妙的把本课的生字按照两拼音节、三拼音节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分成三类,先让小老师带大家拼读,然后请学生观察发现,进行总结归类。这样既巩固了刚刚学过的拼音知识,又让学生记住了字音,达到教学无痕的效果。

(2)认读生字,记形。我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认识四个偏旁。学完总结学过的“加一加”、“比一比”、“猜谜语”等识字方法。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练习组词,造句,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3)游戏识字,巩固。我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创设情境: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谁想来摘果子?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低年级的学情特点,同时也跟丰收的秋季紧密联系起来。

6.3细读课文、感受美丽(22分钟)

6.3.1学习春天部分 (10分钟)

引出课文:首先我问孩子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课文第一句话: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观图体会:通过观察草芽图片,感受草芽的小、轻、嫩,所以读“尖尖”一词声音就该轻细一点。

美读加深:尖尖的草芽只有春天才有,所以草芽在对小鸟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学生会回答(高兴、开心、自豪等),请孩子们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念一念。

多读升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拓展表象:说出春天里的其他事物,(如:菜花、柳树、燕子等)再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给春天写一句话。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美化加深,评价强化,并通过图画表象支撑,进行言语图式拓展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6.3.2课间活动(2分钟)

因为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学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我就让学生休息休息,一起来唱首歌《春天在哪里》,用歌声来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

6.3.3自主学习后文(8分钟)

在接下来的三个季节里,我让学生合作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道荷叶(圆圆)夏天;谷穗(弯弯)秋天;雪人(顽皮)冬天。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通过表演明白“鞠躬”的意思、体会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为学习文本句式打好基础,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

6.3.4再读课文(2分钟)

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春草组、夏荷组、秋谷组、冬雪组,进行比赛,读,让学生在激情地朗读中升华情感。

6.4课外延伸、拓展练习(5分钟)

刚才我们分别用朗读、歌声、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 ),他对( )说:“我是( )。”幻灯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开放性使用教材,让学生画画、编诗,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写话能力。

6.5板书设计

2、 四 季

春 夏 秋 冬

(草芽图) (荷叶图) (谷穗图) (雪人图)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图文结合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相关知识。

上一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下一篇:自由空间一维电场分析与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