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别忘系上“安全带”

时间:2022-09-01 10:04:08

平安时别忘系上“安全带”

汶川的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人身损失,国人再一次意识到保险的重要。但眼前的现实是:即便此前上了保险的,也未必能够获得赔偿,因为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地震。

根据保监会的信息,截至5月25日,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20.2万件,初步核实,被保险人死亡1.41万人,伤残1675人,被保险房屋倒塌3.5万间,已付赔款9234.5万元。其中,人身保险已赔付6499.1万元,财产保险已赔付2735.4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本次汶川地震可能造成逾千亿元的经济损失。截至5月25日,此次地震中被保险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被保险人伤残人数占总伤残人数的二百分之一左右;保险业赔付金额占整体预计损失比例则为千分之一左右。

再看另一组可能令我们惊讶的数字:2005年8月,来自加勒比海的5级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等州造成巨大破坏。当年9月,标准普尔的一份报告称,飓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可能达到500亿美元,其中保险业的赔款估计为250亿美元,但是如果考虑到桥梁和道路的损失,这一数字可能会加倍。

同是巨灾,同是赔付,但是差别巨大。

记者就上述情况,采访了保险业内相关人士。他们认为,这里面的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内保险业发展起步晚;二是国人的保险意识欠缺:三是一些险种将地震这类巨灾等列于免责条款当中。其中国人的保险意识薄弱是关键原因。

的确,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而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发展只有短短的20多年。至于个人保费,也普遍不高。以上海人为例,件均保单保额目前只有4万元,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至少在15万元以上(以人民币计)。另外,中国人买保险喜欢储蓄型的保险产品,虽然这种产品可还本,但保障额度偏低,不能很好地体现保险的“保障”功能。

保险业内人士告知,国人对于消费型保险的购买是很少的。而消费型保险对于普通大众来讲,是更加需要的保障型的保险。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地震、干旱、洪涝、暴风、滑坡、农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都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此外,现代生活也充满了“现代风险”:意外伤害事故年年见长;现代病“咄咄逼人”;环境污染“无孔不入”等等。

多灾的国情,走偏的喜好,无疑警示人们,购买保险,不可“因小失大”;要切记保障在先投资在后。在购买以外伤害险时,更是要留心它的免责条款。

对于国内的现有的保险公司来讲,一般保险公司传统寿险的免责条款为6到8条,但信诚人寿和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传统寿险免责条款只有3条。不过不论是8条还是3条,它们都不包括地震条款,就是说由于地震造成的人身伤亡,传统寿险是负责理赔的。需要注意的是上述3或6或8条的免责条款,都是针对传统寿险的。对于其他的险种,比如意外险,还有一些新险种等免责条款都在10条以上。

保险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在发生风险时,能及时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这样的救助是平时用较小的代价(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换取的。只有对发生风险后的经济困难有所防备,遭遇不测时才谈得上生活无忧;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家庭和个人,没有真正的生活安宁和稳定。

在高速疾驰的汽车里,系上安全带是不是心里更踏实呢?

上一篇:写给被“套”的投资者 下一篇:儿童险的认知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