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时间:2022-09-01 09:20:39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中自成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造园手法。这些可以通过对比法国古典园、英国风景园、意大利台地园中得到印证。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结构特性包括:结构的整体性,把空间转化为时间,自由而流动。结构的曲折性,高低变化、柳暗花明而让人一唱三叹。对这种结构物质的认识是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许多外在表象和内在涵义的基础。

引言

园林结构的成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的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园林从外部的视觉表象到内在的涵义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丰富。园林中的造园要素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使造园家在造园活动中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常规园林组合秩序进行颠倒、分离和打破,而且也拓宽了游人在欣赏园林时的时间和空间。到了明清之际,也是园林结构的成熟发展阶段,这时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要素不仅达到了独立的程度,而且这些相对独立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新提炼升华,并构成了丰富有机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古典园林称为“园囿”,这种以生产为性质的园林,大都以维持自然山水本身的面貌为主,几乎没有任何的结构、逻辑可言。到秦朝为了模拟或想像中的仙境,在秦太液池中置三岛象征海上仙山的自然山水,形成了“自然山水缩小模拟的模型式”园林结构。

南北朝时期,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从写实直接跨跃到了写意,也开始摆脱了之前园林结构一一对应自然山水的摹写模式,。一直到宋末,这一时期园林结构仍比较单一,景物层次并不丰富,其景观意义只限于那些仕宦文人宴饮宾客、静息入惮的一种视觉观照对象。

到了明清时期,园林结构出现了了显著的变化与发展,从之前的顺应自然,以自然为主,变为以强调人工的重要性,人工为主导的“人工中见自然”。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已经开始追求层次,在结构布局上也力求表现“一丘藏曲折,缓步百p攀”的曲折驳回的艺术效果。明末张涟、计成等一批杰出的造园家发扬以局部代整体的造园手法,从而能以独立的形态表现主题。中国古典园林最终确立了造园各要素之间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形态,这种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大量的造园实践活动而逐渐获得了大众广泛的社会文化、艺术认同。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元素分析

1.园林结构元素中的“点”、“线”、“面”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点”的结构元素千变万化,几乎贯穿了中国园林发展史的全过程。中国古典园林中点的结构元素包括:亭、堂、榭、阁等建筑。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堂,往往是封闭的院落布局,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由于位置较佳,所以它被称为是游览线中最佳的视觉景点,其建筑形式也构成了园林所有建筑当中最动人的形式之一。阁,供游人休息品茶,登高观景的佳地,也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

中国古典园林中线的特征是:它呈现出犹如中国古典写意水上绘画的长卷一样的空间,“由前幅而生中幅,由中幅而生后幅”,游人沿着安排好的一系列道路:廊、蹬道、桥、踏步、峡谷、轩、隧道等构成的时间、空间路线来感受园林意境与园林之美。

廊,顾名思义指有覆盖的通道。廊的特点为: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作为一种连接的通道,主要表现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所谓的桥是指,架在水面最窄处。桥的设计要保证游人过水上游船通航的安全。

所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面,是指园林中的各个景区。中国皇家造园的手法:一方面,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追求宏伟、华丽的气派;另一方面,表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思想。这就导致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中园,景中景”的格局。

2.园林结构中的“体”

所谓古典园林结构中的体,是指点、线、面所构成的区域,即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景点,是园林构成的基本单元。一般园林均是由若干个景点组成一个景区,再由若干个景区组成整个园林,即“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园林总体形象可谓园之命脉。要塑造好园林,首先必须确立这个园的主题。 如:苏州的网师园,其实是在意象“网师”(即渔翁)之情趣。“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之类,常为文人园之主题。也或者像苏州的留园,意象的是庐山之景;扬州之个园,则无疑以竹为主题了。

中国古典园林结构中的体,特别强调了对景和借景。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例如: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决无别扭之感。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无数独立的山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所谓借景是,根据需要,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林景色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林的一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特性分析

1.园林结构的整体性

中国古典园林在达到要素相对独立的同时,也达到了体现结构的整体性的最高层次。结构的整体性就像一个网络――错综复杂的网络,每个要素既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又可以成为这个网络上的结点,各个结点都被这个网络连接和制约而成为一个相互连成体系。这个网络在具体设计里指欣赏浏览的时间路线的连接、各种过渡空间的安排、景观构成的协调处理,特别是对景、借景的应用和重点景区的布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性表现手法以对景、借景为主,明清私家园林中可以表现出这一点,例如:拙政园、网师园等,每一处重要的景点不仅和近处、远处其他景点之间保持着微妙的视觉制约关系:“看与被看”,还可以作为一个景点单独的欣赏。

园林结构的整体性也表现在重点景点的布置上,明清私家园林中多以若干空间组成的园为主,不论这个园林的规模大小,必然有一个主导性的景点或空间内容非常丰富。从视觉与心理的两重角度来说,这个重点景观的内聚感觉极大地收敛了园林要素的个性表现空间,强调了园林结构的整体效果。

2.园林结构的曲折性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曲折一直被艺术家所推崇,他们认为曲折不仅能增加艺术品的浓度、而且还能表现作品意境的深邃。明清之际的私家园林成熟的运用了这种曲折,并把这种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原因有二:

其一,当时社会的文化欣赏审美趋向为对曲折的欣赏,市民阶层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古典园林结构的曲折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要作用。其二,在古典园林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也促使各要素之间间的组合更自由,更加的追求丰富的变化。

园林结构的曲折性具体是通过同一或不同要素间的互相组合而实现的,其中尤以建筑及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廊极为灵活多变,明计成把“曲尺曲廊”改进为“之字曲廊”,使其几乎能做任何角度任何形式的转折,能“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强烈而自由地引导了视觉空间的转换。

园林结构的曲折性的目的是:极力避免平淡无奇、景物雷同。如果说结构的整体性是把空间转化为时间,自由而流动。那么,结构的曲折性则直接从形式创造上把有限的空间扩大,使游人在视觉感官上享受空间的深远。

结语

以上这些结构性分别围绕“园中有园,景中有景”这个主体来展开和叙述的。

以上四种古典园林的结构元素分别是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来对园林结构要素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结构特性包括:结构的整体性,把空间转化为时间,自由而流动。结构的曲折性,高低变化、柳暗花明而让人一唱三叹。本文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今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性作用。

上一篇:河道整治工程结合景观和生态设计方式构架和研... 下一篇:探讨居住区外环境无障碍设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