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09-01 09:09:47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他们所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更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有效的指导。他们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不重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他们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们就会心灰意冷、粗暴地责骂孩子,不愿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学会了以粗对粗,顶撞家长和老师。他们对孩子过分宠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妨碍了孩子的自主精神的培养和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使这些留守儿童形成了自私、任性、懒惰、不思进取等不良性格特征。

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家长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大多数农村家长不尊重孩子,教育方式偏激,如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家长的素质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转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首先应提高家长的素质。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在农闲时间成立文化补习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定期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具体辅导,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身教重于言教,要给留守儿童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

成人比成才重要,家长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德才兼备,德是灵魂,才是手段,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中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成人成才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把对更高分数的追求转变为让孩子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与人共处与合作,正确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磨炼坚强的意志,学会健体,陶冶美好的情操和人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处于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逆反心理强,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就容易心理反常,或烦躁不安,粗暴凶狠;或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或不听劝告,与人对立;或公开反抗,桀骜不驯。家长要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引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其合理需要,同时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要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求新知,更应对他们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农村学校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留守儿童有效地接受社会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如要关注他们的上网情况,处在网络时代的老师与家长与其对孩子进行“追堵打压”,不如顺应时代潮流,正视现实,引导孩子健康、文明上网。教师要积极地、经常地与家长沟通,指导他们的教育方式,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让留守儿童,放任自流、无人看管或无人能管。监护人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场、观点上保持一致,使家庭教育影响取得一致。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他们形成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

农村初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影响。家长教养方式对他们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他们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他们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或社区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经常性地对他们开展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促使他们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留守儿童全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增添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

[2] 林必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DB/OL].(2009-11-07)[2009-11-12]

[3]李连英.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71-72.

[4]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

上一篇:周易道德教化思想的研究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物理环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