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

时间:2022-09-01 08:32:53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我们的幼教改革中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而想要有效地贯彻到实践中,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了解时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课程内容,帮助儿童有效地理解教学活动的内容。

“活教育”思想幼儿审美能力作用艺术活动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形成、灵感的产生、创造激情的丰富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和人的个性发展,是现代美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思想,体现着全民教育的意识和“创造教育”的宗旨,这无疑可以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对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研究方面起到推进和指导作用。

一、对“活教育”理论核心思想的认识

“活教育”就是要用活的教育观、活的教材、活的教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目标观上,体现着很深的内涵,揭示了理想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人,有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的人,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的中国人。课程观上,儿童感兴趣的一定是和它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回归自然和关注社会永远是不变的主题。方法论上,体现了在探索中学习,在操作中获得,和儿童共同成长的教学观。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体现了解放儿童和相信儿童的理念。

二、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透过《指导纲要》中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看儿童美术教育,其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而是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审美情趣、健康心理、发展儿童健全的个性。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教师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观点是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的,也是在美术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的,相信儿童,尊重儿童,肯定儿童,是儿童自由创作的前提。活教育思想注重创造性人才和做人最基本品质的培养,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体现,这与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核心目标是一致的,“儿童是喜创造的”,美术活动要“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儿童的个性,注重儿童的创造”。

三、活教育思想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运用

1.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加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陈鹤琴认为,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环境的创设要自然化、艺术化。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独立的参与活动,并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所以,我们应当把欢乐、愉悦、健康的生活还给幼儿园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根据美学规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创造出一种感情和艺术的氛围,使儿童在审美享受中接受教育,儿童的心智就会被激活,生理、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教育教学就会创造出最佳效果。

2.丰富的美术材料为儿童提供多样的展示形式

陈鹤琴先生说:“环境中许许多多的东西仔细研究可以变成很好的材料,很好的教具。”儿童是在和环境、材料作用中逐渐认识世界和建构经验的,操作材料的丰富与否,影响儿童的表现手段,也影响儿童个人独特爱好的展现。

儿童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有的儿童喜欢用线条表现物体,常拿记号笔或水彩笔作画;有的儿童喜欢用色彩表现物体,常拿水粉笔或用油画棒作画;有的喜欢用彩纸表现物体;还有的儿童喜欢在不断更换材料中表现物体。为儿童提供多样的材料工具,开放材料工具,让儿童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儿童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3.改变美术教学活动中机械的临摹范画,从“灌输”走向“探索”

美术教育最忌模仿在前。陈鹤琴先生在《幼稚园的图画》一文中指出:“那种老师事先画好范本,上课时让幼儿照着画的教学方法完全没有意义,不但不能引起幼儿的绘画欲望,而且束缚了他们的思想。”

教师应相信儿童有创造的能力,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多和儿童交流,会发现儿童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这比仅仅学画一样东西所获得的价值要多得多。即使是小班的儿童,一条短线就是一只小虫,一个圆就是一个家,只要能让儿童操作中获得感性经验的,要先操作;能让儿童探索的技能,要让儿童去探索。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很好的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带儿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描绘;用眼睛去看、和自然说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去体会、去创作,让孩子带着一颗放飞的心,在新奇中激发创造的热情。

4.设计情趣活动,在自由创造表达中获得艺术知识

新颖富有情趣性的活动设计应和儿童的心灵互动,能让儿童有想象创造的空间,能激发创作兴趣,便于创造美和表现美。美术活动需要儿童创造性的表现,需要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教师要关注儿童生活,敏锐地发现儿童的兴趣,并根据儿童能达到的水平设定相应的活动。让儿童习惯在“玩中学”,在探索中建构艺术知识,这对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极有好处。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由于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因此根据他们爱玩、易动、好奇等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通过“猜谜”“表演”“剪贴组合”等活动来学学做做、涂涂抹抹、剪剪贴贴,从而提高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儿童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天真、浪漫的艺术气息,这是因为儿童把世界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赋予灵性,让他们有感情、会说话,想象和创造在他们美好的心灵中蔓延。

5.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儿童的作品,在欣赏作品中体会自我价值

教师可以利用评价,让幼儿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参与美的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美术活动的真正意义。在评价活动中,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并让儿童分享经验和快乐,这个过程可以让儿童教儿童,让儿童学儿童。教师则关注儿童的绘画动机,了解儿童和儿童作品,满腔热情和儿童分享创作的乐趣,对作品本身的表现、长处和儿童的进步,给与肯定,增强自信和对美术的兴趣。

“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作品是儿童心性初始的创造性表现,天真稚拙的形态是它的自然属性,我们不应去改变它,而应去保护和发展它。儿童的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无法可比的,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懂得的符号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儿童欣赏自己的作品,也喜欢别人的作品……这一切都值得教师向儿童学习,和儿童共同成长。

陈鹤琴先生创立的“活教育”理论体系是系统的,体现着科学性和先进性,“活教育”体现的观念和今天的儿童观、教育观是一致的,它的弘扬和发展,只有运用在教育实践领域里,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长期地对幼儿进行美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活动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而努力。

上一篇:全纳教育视域中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 下一篇:小学机器人灰度传感器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