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01 08:30:24

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研究

摘 要:深化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是高校综合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推动校院两级管理、增强学院经费统筹能力、提高学院办学自主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如何加强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在校院两级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重点问题等给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91-02

随着高校综合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需逐步下放财权,增强学院经费统筹能力,提高学院办学自主性,深化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两级学院预算管理、经费的执行与监督、两级学院财务分析等。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校院两级预算管理包括校级学院预算管理和院级学院预算管理。

(一)校级学院预算管理

一般学院的经费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科研收入、预算收入、结算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预算收入是校级预算的一部分,即学校在安排预算支出时下达给学院的预算经费。校级学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学院预算收入的管理,在学校直接安排给各学院的预算经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做好校级学院预算必须明确学院预算经费分配方案和学院经费分项下拨方案,方案应当既能满足各学院经费分配公平、合理的需求,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确定学院预算收入总量。在学校年度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确定学院预算收入的总量是关键,在兼顾学校利益的同时也要保障学院日常业务运行和办学积极性。

2.制定完整的学院预算经费分配方案。学院预算收入的总量确定后,还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学院预算经费分配方案。下拨各个学院预算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各个学院的日常业务运行和办学积极性。所以,经费测算方案必须遵循保运行、合理分配的原则,在不影响学院正常教学科研活动开展的同时保证经费分配的公平合理。同时在学院预算收入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经费测算方案必须具备动态调整的功能。

3.学院预算经费分项管理。虽然学校在逐步下放学院财权,但对部分特定用途的经费还需给出统一的标准,比如学生实习费,不同学院的同类学生实习费标准应该统一,学院预算经费可以按需求分项下拨。

(二)院级学院预算管理

院级学院预算管理应作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推动学校综合体制的改革。财权下发至学院后,虽然学院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如资金的调配权等,但是学院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何高效地使用好各类资金,促进学院健康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学院加强其自身的财务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院级学院预算管理。

院级学院预算由院级收入预算和院级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院级学院预算应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并以适当方式向全院教职工公布,同时向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备案。

二、执行与监督

学院预算一经批准,即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各学院应严格按照预算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经费,认真加强学院预算的执行管理;同时,学校对学院的预算执行具有监督责任。

(一)预算执行

各学院应认真加强学院预算的执行管理,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保障全年学院预算任务完成。学院领导在提高全员预算执行意识的同时,还应协调好学院内部的各类利益与关系,及时解决一些预算执行问题,消除执行困难,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与效果,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有序完成。

(二)执行监督

学院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发生的各项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年度工作中应该严格执行预算,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定期对学校的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将分析结果报送主管财务工作校领导。

学校对学院的预算执行具有监督责任,学校应定期对学院财务状况进行摸底分析,校内公布预算执行缓慢的单位及项目情况;必要时关键时点组织召开学院主管财务工作负责人预算执行工作会议,要求学院给出预算执行承诺并遵照执行。同时,学校可以实行分管学院校领导责任制,学校财务部门定期向分管学院校领导汇报学院预算执行情况,由分管学院校领导负责分管学院的预算执行进度,增加预算执行力度。

(三)绩效评价与考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正)》规定:“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的参考因素,所以每年终了,对学院结转结余资金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学院经费的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1.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对学院经费应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学校应出台相关的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各类资金的清理原则,如基本支出中毕业实习费和毕业设计费当年末如有结余,收回学校统筹安排;创收结算收入当年末如有结余,按比例收回学校统筹安排。盘活学院存量资金,避免闲置资金浪费,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与考核。对学院经费应建立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为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保障全年学院预算任务完成,除了建立学院经费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外,学校还应建立学院经费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使其当年学院经费管理特别是执行情况直接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

三、财务分析

学院财务分析作为学院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院财务分析,学校及学院主要领导对各学院财务状况有充分的认识,可为今后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及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学院财务分析可分为院级学院财务分析和校级学院财务分析。院级学院财务分析是由各个学院独立完成的本学院的财务状况分析,可分项进行、纵向比较、逐项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校级学院财务分析由学校财务部门完成,分析视角需更为宏观,除多年数据的纵向比较外,更多的是各学院之间各个指标的横向比较,展现偏差程度,突显问题所在。

(一)院级学院财务分析

院级学院财务分析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学院领导提供更清晰的学院财务状况,包括各类项目的收支结余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近几年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资金使用合理性分析,以及根据国家及学校政策制度规定提出优化学院经费统筹使用方案的建议等,便于学院经费更合理的配置使用,促进学院领导学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校级学院财务分析

校级学院财务分析应由学校财务部门完成,相比较院级学院财务分析,校级学院财务分析应该更为宏观,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具体应包括以下三点:

1.对学院收支结余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对各个学院当年度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分析,注重各个指标之间的横向比较、结构分析,清晰反映各个指标偏离整体的程度,突显问题所在。同时,对各个学院近几年的财务状况进行趋势分析,通过纵向对比,把控整体财务发展趋势,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

2.对各个学院的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各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和财政拨款专业系数,对比分析各个学院的生均培养成本,作为学院绩效考核的参考。

3.将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纳入校级学院财务分析中。选取一定指标建立学院经费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对各个学院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考虑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云丽,石琦,雷鸣.浅析高校财权下移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J].经济师,2015,(4).

[2] 钟雪,訾银庄,高玮.校院两级经费分配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3] 李小红.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r业大学,2010.

[4] 肖正学,董发勤,陈昌霞.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4).[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下一篇:以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