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九部曲”

时间:2022-09-01 08:19:23

特色学校建设“九部曲”

随着各地特色学校的深入打造,特色学校建设也提上议程。特色学校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不少人感到茫然的,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走出误区,思考特色

关于特色学校,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形成了不少的误区。

(一)与生活中的特色划等号。说到特色,不少人首先想到了生活中的特色,例如:某个人的特色发型,某个小吃店的特色牛肉面,某个店铺的特色男装,某个地方的特色建筑,等等,这些是特色吗?这确实是特色,但却不能与特色学校等同。特色学校一定是学校各个方面均体现同一个特色,其特色是整体的,而生活中的许多特色却只是一个物品的某一个方面的特色,其特色是个别的;特色学校都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历史积淀,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有特色的理念指引的特色,其是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主动坚持打造的,而生活中的不少特色并没有体现文化氛围,其随意性比较强,不少特色是短暂的。

(二)片面追求华丽的外表,忽视学校内部质的改变。认为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建设就是特色,倾其所有力量搞学校建设,而忽略学校的其他工作,结果空有华丽的外壳,而缺乏具有质的学校的发展。

(三)只重局部打造,忽视全局的整体提高。表现在只重视某一学科的优异成绩,或者只是少数人员的打造,或者只重视某一方面的工作等,结果只是学校的一个方面的特色,而并不是特色学校。

(四)无所适从,没有特色。一些学校没有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挖掘特色,而是在其他地方看到什么学什么。有的是到外考察,有的是听人介绍,有的是在网上或者资料上找一些来拼凑,所得出的都是别人的东西,有的是一些“大杂烩”,没有自己的特色可言。

二、立足实际,定位特色

如何定位学校的特色呢?特色学校的特色不能一味地学别人的特色,而应该是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等出发,深入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园环境、特色办学理念、特色学科、特色学生培养目标等来定位特色,才是真正有用的自己学校的特色。

如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该校是雷锋生前曾任过校外辅导员的学校,为此,学校确立以“用雷锋人格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使学校精神风貌得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持续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科学理念,引领特色

特色理念是特色学校的灵魂,特色理念相当于火车头,校园硬件、环境、文化建设、校园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相当于各节车厢,只有有了先进的科学的特色理念,才能让火车头引领火车朝着既定的目标高速行驶。

蔡元培当年对北京大学所持“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办学理念,被吕思勉认为“在大学提倡学术研究是蔡元培的‘不朽功绩’”,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北京大学成为中国的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曾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正是凭着这样的理念,他和他的团队把一所偏僻薄弱的农村初中办成了在全国具有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学校。

四、校园文化,彰显特色

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特色文化的熏陶,围绕办学理念这条主线,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因此,主动深入挖掘学校历史积淀下来的特色物质文化资源,特色制度文化资源,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学校文化传统、校风校纪、人际关系等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特色精神文化资源等,并把这些资源加以规划整合形成特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如重庆市巴蜀小学在历任校长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所形成的“‘五兴’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建设,使该校成为巴蜀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五、硬件设施,助推特色

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想办法添置硬件设施,改造学校的校园环境,围绕特色建设,有目的、精心地规划、装饰、美化、绿化校园,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环境,达到让硬件助跑,让环境说话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我国著名散文理论家佘树森在《爬坡》一文中写他出入北大校园时的感受:“古色古香的西校门,糊光塔影的未名湖,幽静中弥漫着浓烈的书卷气息……倘若能在此读书、作文,终了一生,吾愿足矣!”当学生进入学校,看到的是整洁的地面、幽静的校园、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将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的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六、人人参与,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的建设不是“独唱”、“小合唱”,而是众多人员参与的一个大舞台,不是少数师生在前台的表演,而是在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发动全体师生、家庭及校内外社会各界人士、上级政府,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共同参与打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集体智慧的群英实战,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得到巩固与完善,获得全社会的公认,得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传播,形成较大的影响,达到让人人参与,让特色凸显。

如享誉国内外的睢宁儿童画特色的创始人李训哲谈到睢宁儿童画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时总结:“一是有一群老师,在儿童画这片园地里,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地奉献着;二是领导及各方面的支持,让睢宁儿童画获得了足够的营养成长壮大……”

七、长期坚持,形成特色

特色学校的建成,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不是“鲜啤”,而是陈年“老窖”,这个过程相当于做酒的“酿造”,但这个“酿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地打造的过程。

如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十多年来,学校领导务实创新,坚持走“特色立校,特色兴校”之路,确立了“以儿童版画为切入点,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道德教育为内驱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使该校荣获重庆市唯一的儿童版画特色文化单位,并建立首个儿童美术馆,成为颇具影响的少儿版画特色学校。

八、与时俱进,创新特色

特色学校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有紧密的联系,特色学校诞生以后,需要全体师生、甚至社会各界的共同的精心的呵护。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对象的变更,特色学校也要与时俱进,本着“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壮大,在壮大中更倾完美”的原则,要求学校领导、教师把握时代脉搏,始终坚持学习,解放思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前瞻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特色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能彰显教育的真谛。

如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从一次“美丽的邂逅”,导致其“一次牵手,一生约定”,学校在建校之初即将“明理启智,兴我中华”作为办学宗旨,其国学诵读与国际象棋的特色教育,始终将“明理启智”贯穿其中,通过几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提炼出哲理味十足的校训“走好每一步”,并进一步确立了特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子“启智、磨砺、受益终生”,从而对传统的“明理启智”作了新的诠释。

九、发展壮大,精品特色

随着特色学校的形成,学校各项工作应该紧紧围绕特色开展,进一步完善特色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特色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习惯,使学校特色更加常态化、大众化,随后,可以在特色中寻找更多发光点,把其做大做强,形成众多强大的特色项目。当特色有众多强大的特色项目做支撑时,其特色会更突出、更耀眼、更强大、更长久,这些众多的强大的特色项目反过来又对学校的其他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带动作用,到这时,特色犹如流入全校师生血液、渗入骨髓,将深深地改变全体师生,其影响是巨大的、永远的,甚至是让人震撼的,从而让特色因“特”而达到卓越。

如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高震东,以教育尽现国学精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多年办学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忠信教育法”,通过不断发展,形成教育特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反响,该学校也成为一个著名的国学特色品牌学校。

特色学校不只是“单赢”,而是“三赢”,是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其不只是一道特色菜,而是一套丰盛的特色智慧大餐;不只是自然窖藏,而是长期地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打造;不只是空有华丽的外表,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特色学校不断创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智慧大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共同点是都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不同点是有的是以麻辣著称的川菜,有的是以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的鲁菜,有的是以选料广泛、奇而杂的粤菜,有的是以强调本味、重视调汤的淮扬菜。这时,教育不再只是一只独秀,而真的是百花齐放、百花竞开。

在特色学校的打造过程中,我们要定位特色,但不陷入误区;打造特色,但不急功近利;发展特色,但不脱离主线。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探索特色学校打造的规律,以加速特色学校的打造,并把相关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学校加入到特色学校的打造进程中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这样全国各地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五彩缤纷的、各具丰姿的、有独特魅力的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特色学校100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辜伟节.特色学校与校长个性.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孔懿.学校特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钟燕.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上一篇:师德,育人之本 下一篇:男护生就业心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