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兴趣性探索

时间:2022-09-01 07:50:35

高中英语教学的兴趣性探索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迎来了春天。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英语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设想,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二、运用兴趣性教学法的一些尝试

教师是兴趣教学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及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是重要保证。兴趣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它要求老师备知识点、备课堂组织,要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采用实物、挂图、简笔画和手势等教学手段及电教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有趣。

课堂教学组织与兴趣培养教育方法使用得当,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是使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因此,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的课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潜能,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主要手段,它能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要活而不乱、动而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

1.游戏法。游戏法就是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音乐组织法。在教学活动中渗入音乐成分是暗示教学法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活动,引发创造力,形成知觉转化的超级记忆。唱英语歌有助于训练语言和记忆单词,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3.戏剧法。戏剧与教学活动的互相结合,常见于角色的扮演,合乎身份地进行英语对话。这是英语教学中比较真实的交际性练习,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4.竞赛法。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和巩同所学知识。竞赛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环节。也可贯穿教学全过程。

兴趣教学法不仅要用于课堂教学,还要渗透到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是对课内知识巩固、加强和有利的补充。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既要上好英语课,又要导好学生,教学生独立学习的本领。我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意构筑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

首先,我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通过情感因素的培养,尽可能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各种心理障碍,创设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愉,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这样可激扬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我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

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鼓励学生谈他们知道的中外名人,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不管讲多讲少,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人人都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大大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尽可能地发挥。有时候学生在讲话中有些错误,我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加以指正,或通过启发引导由其自行纠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上一篇:浅析如何让农村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下一篇:浅议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可编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