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改正“磨蹭”的坏习惯

时间:2022-09-01 02:41:53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好多孩子做功课时不专心,常常一边写字一边做其他小动作,而且写字速度慢;有时写着写着一不小心就不知道神游到哪儿了!这是许多孩子身上的坏习惯――“磨蹭”。

那么“磨蹭”这个坏习惯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呢?其实,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常常会养成孩子“磨蹭”的坏习惯。父母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会对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产生莫大的影响。一些“磨蹭”的习惯在无形中被家长“培养”出来,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2)不了解孩子的学情,对孩子不够耐心,导致孩子过分紧张而失去自信;(3)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4)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

那么如何去改正孩子“磨蹭”这个坏习惯呢?

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1.给孩子解压

俗话说:“人各有志”,孩子学习什么,将来做什么?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未来,也是家长的选择。但是家长这种选择应该是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课余生活应该充实,多学点东西,每位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课余学习。75%的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参加兴趣班,如舞蹈、钢琴、武术等,培养其兴趣爱好。家长给孩子课余生活安排得很紧凑,孩子的自由空间越来越狭小,小学生的独立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家长因自身的工作原因,无法把心思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不但忽视了孩子的切身感受,还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逆反”“厌学”心理,无形中孩子的“磨蹭”习惯也就养成了。

2.鼓励孩子依据事实作判断或者选择

很多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常常会放下笔,用依赖的眼神求助你。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孩子独立思考。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成几个小部分,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判断时,也不要马上告诉他,你的答案是错误的,可以让孩子说说思考过程,并表扬他“你真爱动脑筋”等激励语言。这样孩子在错误中挣扎的同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得到您的鼓励,他的信心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孩子们不再“磨蹭”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会面对困难,甚至解决困难。

二、给孩子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加深。而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一层一层往下延伸到幼儿园,孩子们越来越早地被灌输一些知识。有些家长甚至对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孩子用粗暴的语言甚至体罚。表面上看家长是为孩子在付出,事实上,长期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他们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承受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消失,“磨蹭”的坏习惯也就跟随而来了。1982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捍卫童年!作者呼吁,童年概念是与成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提早设计儿童的现在生活……

三、给孩子一个上进的环境承担其学习的责任

1.言传身教,常抓不懈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热爱生活,富有责任心,您的孩子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记得一天下午,我的妻子因为忙着自己的工作很迟才回到家,孩子放学比较早,家里也没有水果,零食都吃完了,孩子非常不开心,拉着个脸说:“妈妈,我肚子都饿扁了,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做饭呢?”我妻子没说什么就直接进入厨房,等晚饭过后,我就和妻子商量着应该对孩子这种只顾自己的行为进行教育。看着孩子饭后满足的神情和妻子疲惫的神态,我说:“孩子,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迟回家吗?妈妈每天一大早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一天的劳累后,晚上回家还得为你准备晚饭,你看妈妈多累啊!”看着妻子疲惫的神态,孩子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妻子趁热打铁,说:“孩子,爸爸和妈妈每天认认真真的工作,却一点都不感觉到劳累,心里甜着呢!我们对自己工作付出心血,但是每天都有收获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你知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吗?”孩子似有所感,说:“妈妈,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因为我的任务就是学习。”

2.引经据典,培养进取心

个人进取心是一种激励我们前进的、最有趣而又最神秘的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就像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样。正是进取心和意志力――这种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动力,激励着人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从不允许我们“休息”,它总是激励我们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如何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家长可以根据身边的人和事入手,鼓励自己的孩子――你也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只要我们家长朋友能正确对待、细心引导,一定可以剔除这个坏习惯。家庭教育也是一条永远都走不完的路,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健康的天吧!

参考文献:

朱孟军.如何改正孩子爱磨蹭的习惯[J].青春期健康,2011(6).

上一篇:补充“空白”,彰显口语交际之高效 下一篇: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