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名校公开课是实现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有力补充

时间:2022-09-01 02:36:03

互联网名校公开课是实现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有力补充

摘 要: 当前,高校课程国际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而被提到重要位置,如何实践课程的国际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通过互联网而开展的名校公开课因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征及具备国际化课程推行的若干要素,不失为一种实践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 互联网 公开课 课程国际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校课程国际化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按照经合组织对部分成员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定义,高校课程的国际化包括两个概念:国际课程和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含义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和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的时间地点等。如何实践课程的国际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通过互联网而开展的名校公开课不失为一种实践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有力补充。

虽然互联网上的名校公开课最近几年才在我国形成热潮,但事实上,将课程共享、开放教育资源的运动在西方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物。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开放课件对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专题论坛,首次提出将“开放课件”发展到“开放教育资源”,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向全社会成员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满足非商业用途的使用和传播。[1]此后,开放教育资源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扩展到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和远程教育机构。在相关项目的推动和成功效应的激发下,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公开课运动。

一、名校公开课具备国际化课程推行的若干要素

课程国际化的成功需要具备很多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名校公开课顺利开展的关键。[2]

(一)发动者的作用

荷兰、加拿大等国高校的情况表明,在使课程国际化过程中,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创新者在其中扮演启动、领导、推进落实、协调指导的角色,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而早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就对互联网的名校公开课举行了专题论坛,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开放课程联盟的机构会员遍布世界各大洲,超过250所大学或机构,运行了100余个项目网站,共享超过6200门课程资源,并有400门课程被翻译为10种以上语言的本土化课程,这些推动者的不懈努力和孜孜追求,使得名校公开课网站每月的点击访问量平均达250万次,成效显著。

(二)教师参与

如果没有更多教师的参与、热情和支持,课程国际化改革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对于落实课程国际化至关重要。同样的,开展名校公开课,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因为推行名校公开课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摄录,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调整授课方式,更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并要克服某些因课程公而带来的不便。在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传统课堂上不会遇到的压力和问题,这都需要组织者为教师创造条件,调整相关安排。

(三)经费支持

经费问题也是在互联网上推广名校公开课所面对的重要问题。非商业化,是开放课程推出之初的既定原则,但是推出这些课程本身是要一定资金投入的。麻省理工学院制作每门公开课的资金花费大约会在2000美金左右,而耶鲁大学像《死亡》、《公平和正义》等热门视频制作精良,让观众如临现场,都需要三到四万美金的制作费。虽然国际名校都是财力雄厚的学校,但需要得到许多校外的资助,在过去十年里,公开教育的投入资金大约1.5亿美金,大多数来自社会上的基金会。

(四)语言学习

语言一直是国际课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求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是将语言引入课程的一个手段。随着互联网名校公开课的推广,许多原本接触不到这些课程的学习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更多课程,开始提高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公开课来巩固和检验第二语言学习的成果。

(五)技术

技术目前被看做是实现课程国际化的希望所在,但是技术的潜力似乎还远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因为技术在商业、大学研究方面应用迅速,但是在大学教学方面的应用则十分缓慢。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积极投资于教学技术的开发。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中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网络名校公开课的开发和推广,正是对这样技术领域进行的积极实践,而网络教育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内容为中心的特点,所以受到学习者的普遍欢迎。

二、名校公开课具有高校课程国际化的主要特征[3]

(一)平等性

知识没有国界,学习者面对知识都是平等的,而高校课程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追求获得知识的平等性。通过网络分享世界顶级学术盛宴,开放课程在一定程度地推动着大学教育的机会平等化。在传统教育时代,普通学生和接受者的角色是固定的,由于资源有限,好的教师向名校倾斜,学生处于一种被教育状态。但网络公开课程恰恰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视频课程传播的意义在于减小甚至消除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公开课程通过网络传播,等于将集中的教育资源反馈到全球各个角落,逐渐达到教育平衡。

(二)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是指高校课程的信息能与外界的信息进行互通交流,它包含对现代科技的开放性、对国际文化的开放性和对社会需求的开放性。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具有生命力。而互联网的名校公开课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现代科技手段与外界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及时地与国外高校课程进行沟通与对话,并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形成一种优化的整体结构。哈佛大学等许多世界知名院校都将部分精品课程放在互联网上,使本校的课程信息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这些学校的专门网站或相应公开课服务平台下载,并且在非营利的前提下免费使用这些内容。

(三)共享性

共享性主要是指资源的共享,包括跨国选修课程,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和互派教授讲授选修的课程,并在网上与授课教师交流和讨论,可以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也包括选用国际通用的原版教材,选择名校名师的课件,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而互联网名校公开课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创建并逐步推广的。迄今为止,欧美名校公开课的相关网站已经吸引了全球两百多个国家数亿次的点击,全球近千所高校也纷纷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借此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给全球求知者提供多元的学习选择、便捷的学习方式。当前,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相应的开放式课程,它们有的是拿出本校最拿手的课程,有的是将图书馆的一些资源开放。这些资源的有效共享,大大加强了国际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也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课程的国际化。

三、名校公开课的优势

当前互联网名校公开课日益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同样是互联网高校公开课的优势所在。[4]

(一)开放便捷的授课与学习方式

互联网上的名校公开课难度和深度不尽相同,但是学习者可以很便捷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同时,互联网名校公开课的教学方式与国内高校授课有较大差异。国内许多学校授课相对刻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单向灌输状态,而互联网名校公开课则更具有吸引力。名校公开课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泼,授课内容也更为广泛而新颖,而且老师经常会和学生互动交流,沟通思想。他们并不强制学生完全接纳自己的观点,而是向学生展现某个领域的知识,启迪他们独立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认知和判断能力。

(二)名校和名师的感召力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的用户来说,很难有机会去世界一流大学学习。而这些互联网公开课不仅源自世界名校,而这些授课的教师更是该领域内的泰山北斗。虽然学习网络公开课并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享受学习乐趣,但毋庸置疑的是,顶级学府的课堂实录,满足了大众对名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毕竟很多观看和学习互联网公开课的学习者都十分想了解名校授课的形式和内容,更有些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习者是慕名学习来某些名校教授的公开课程的。

(三)便于学习和实践第二外语

互联网名校公开课的学校大多采用英语授课,也有部分课程是其他语言。毋庸置疑,要想进行课程的学习,就必须首先掌握最基本的授课语言,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学习者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很多学习者感觉外语的学习因为条件的限制,而常常没有实践的机会。互联网名校公开课的推广,有助于学习者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当然,这些名校公开课在网络上公开后,也有一批志愿者或相关人员从事翻译工作,但因为课程量大,被翻译出来的也只是课程中极小的一部分,但不管怎样,在我国,随着国内网络字幕组YYETS和TLF的介入,这些课程的传播范围都开始爆炸性增长,进而成为网络流行词。

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这一形势下,作为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有力补充,积极分享和学习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资源,努力提升我国高校网络公开课的水平,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手段。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公众、高校、教师乃至学生本人踏踏实实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4):107-108.

[2]李延成.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2(7):49-50.

[3]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

[4]吕超,吴永鹏.走进欧美名校公开课[J].世界文化,2011(1):5-6.

上一篇: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研究